搜索
首页 作者

《山中》

衡门客去懒冠巾,尽日看山自在身。
饮涧猿来惊照影,泊枝禽起近冲人。
黑云欲雨易成晚,红叶如花不当春。
却忆东门牵犬恨,当年何似布衣贫。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游历经历为主线,将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人对自然的不同感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秋日山水图,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衡门客去懒冠巾,尽日看山自在身。”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自己在衡门之下独处,客去之后懒于收拾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懒散形象,巧妙地传递出自己看山时那份无拘无束、悠然自得的心境。“自在身”三字饱含着无限的自在、自得之情。 颔联“饮涧猿来惊照影,泊枝禽起近冲人。”猿猴跃入溪涧,激起水花惊扰了倒映在水中的身影;枝头停泊的小鸟被惊飞,靠近了孤独行走的诗人。这两句中,诗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通过生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孤寂的氛围。猿猴、小鸟都是寻常所见之景,诗人却从它们的行为中发掘出富有情趣的细节,赋予它们人的情感,从而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黑云欲雨易成晚,红叶如花不当春。”诗人通过描绘黑云压顶、红叶飘零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沉静、凄凉的感觉。黑云压城城欲摧,诗人用“易成晚”来形容,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夜;红叶飘零,本是秋天的景象,但诗人却说它“如花不当春”,似乎在惋惜大好春光被辜负。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思考,使得整首诗的内涵更加丰富。 尾联“却忆东门牵犬恨,当年何似布衣贫。”诗人回想起当年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为官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分。“东门牵犬”出自《战国策》中的典故,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当年不如做个布衣贫士,逍遥自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引用典故和表达自己的感慨,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拟人、对比等手法,传达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宋朝诗人林昉的《山中》的创作背景主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诗人生活在宋末乱世,社会动荡,王室生活奢侈,而百姓则生活困苦。诗人自己一生穷困潦倒,对劳动人民和现实生活有了广泛的接触和了解。因此,他创作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美景,反衬出社会的混乱和不公,表达出对下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相关诗词
  • 1
    [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2
    [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3
    [唐]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