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咏史下·明帝四首》

大和空国逐浮虚,曾为苍生一扫除。
历数未容奸宄得,收曹卷马二中书。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政治和军事的,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评价,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和清廉的坚定信念。 首句“大和空国逐浮虚”描绘了一个国家在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情况下,人们追求真实、务实的精神状态。这里的“大和”可能指的是一个理想的国家状态,而“空国”则表示国家空前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逐浮虚”则进一步描绘了人们追求真实、务实的精神,与“浮华”、“虚荣”等相对立。 “曾为苍生一扫除”一句,诗人可能是在回顾历史,表达他对那些为了人民利益而扫除邪恶、清除腐败的英雄的敬仰。这里的“苍生”可能指的是广大的民众,而“一扫除”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英雄的坚定信念,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扫除邪恶,使国家重新焕发生机。 “历数未容奸宄得”一句,诗人可能是在批评那些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力的人,他们试图通过阴谋诡计来控制国家,但最终未能得逞。这里,“历数”可能指的是历史的进程,而“奸宄”则指的是那些不择手段的人。 最后,“收曹卷马二中书”一句,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他对那些公正无私、忠诚于国家的人的赞美。这里的“收曹”和“卷马”可能指的是那些忠诚于国家、公正无私的人,他们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畏权贵,不屈服于压力。他们的行为就像马儿一样,无论路途多么艰难,都会勇往直前。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公正、清廉、为民的坚定信念,以及对那些为了人民利益而奋斗的英雄的赞美。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诗词
  • 1
    [唐]
    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
    万顷沧波中,千峰郁崔嵬。
    凉烟发炉峤,秋日明帝台。
    绝巅凌大漠,悬流泻昭回。
    穹崇石梁引,岈豁天门开。
    飞鸟屡隐见,白云时往来。
    超然契清赏,目醉心悠哉。
    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谁言旷遐祀,庶可相追陪。
    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
  • 2
    [唐]
    至尊尊贵异人间,御膳天厨岂等闲。
    惜得裹蒸无用处,不如安霸取江山。
  • 3
    [宋]
    暇日寻幽入洞霄,攀萝扪石自忘劳。
    地环九锁仙都閟,山倚一峰天柱高。
    夜静仙人吹凤笛,月明帝子下雪旄。
    佩环寂寂中庭晓,时有胎禽唳九皋。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