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二月十日吴正仲遗活蟹》

年年收稻卖江蟹,二月得从何处来。
满腹红膏肥似髓,贮盘青壳大於杯。
定知有口能嘘沬,休信无心便畏雷。
幸与陆机还往熟,每分吴味不嫌猜。
作品赏析
这首诗《年年收稻卖江蟹,二月得从何处来》是一首描绘和赞美螃蟹的诗。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螃蟹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对螃蟹的喜爱之情。 首联“年年收稻卖江蟹,二月得从何处来”,作者通过描述自己每年都收稻米,也因此卖出了大量的螃蟹,表达了螃蟹与稻米之间的紧密关系。同时,作者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二月得从何处来”,这既是对螃蟹来源的疑问,也是对螃蟹生长环境的探索。 颔联“满腹红膏肥似髓,贮盘青壳大於杯”,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螃蟹的肥美和壮硕。这里,“满腹红膏肥似髓”是对螃蟹肉质鲜美的赞美,“贮盘青壳大於杯”则形象地描绘了螃蟹的壳之大,甚至比杯子还要大。 颈联“定知有口能嘘沬,休信无心便畏雷”,作者进一步描绘了螃蟹的形象,通过“有口能嘘沫”表达了螃蟹的防御能力,而“休信无心便畏雷”则表达了螃蟹虽然外表无害,但实际上是有一定防御和反应能力的。 尾联“幸与陆机还往熟,每分吴味不嫌猜”,作者表达了自己与陆机(三国时期著名文人)之间的友谊,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螃蟹这种吴地特产的喜爱,因此即使它是陆机的家乡特产,也不必担心猜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螃蟹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食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螃蟹的美丽和强大之处。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是一首描绘和赞美螃蟹的美文。
相关诗词
  • 1
    [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2
    [清]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
  • 3
    [先秦]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
    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
    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
    归来兮!不可以托些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