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散发》

散发垂肩嬾更簪,一窗竹水对萧森。
从来耻作资身策,老去终怀报国心。
雷起鼻端秋枕石,泉鸣指下夜横琴。
不缘羸病愁迎客,经岁何人肯见临?
作品赏析
这首诗《散发垂肩嬾更簪》是一首对诗人晚年生活的生动描绘,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 首先,诗中描绘了诗人的形象:“散发垂肩嬾更簪”,诗人已经不再刻意梳理头发,垂下的头发随意地披在肩上,显得慵懒而自在。这种形象反映出诗人的生活态度,他已经不再追求外在的修饰,而是更注重内心的感受和自由。 其次,“一窗竹水对萧森”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窗户对着一片萧瑟的竹林,水波荡漾,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这种环境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接着,“从来耻作资身策”表达了诗人的价值观,他一直以耻为谋求个人利益为耻,表明他追求的是更高尚的人生目标。 在“老去终怀报国心”中,诗人表达了他虽然年老,但仍然心怀报国之志,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最后,“不缘羸病愁迎客,经岁何人肯见临?”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困境,由于身体虚弱多病,诗人有时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怀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晚年生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和情感。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但同时也不忘报国之志,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
相关诗词
  • 1
    [唐]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 2
    [宋]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 3
    [唐]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
    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
    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
    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
    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