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咏史上·张汤公孙弘》

汉武秦皇代有俦,奸人常缓钓鱼钩。
公孙不但能牵纵,巧计犹工毒上流。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讽刺奸人公孙诡谲的计谋。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公孙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首句“汉武秦皇代有俦”,诗人以汉武帝和秦始皇作为比喻,说明奸人常常会采取缓兵之计,就像这两位古代的帝王一样,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行篡夺之举。这里的“俦”字,在这里是相比、比喻的意思。 “奸人常缓钓鱼钩”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奸人的手段,他们就像钓鱼者一样,总是慢慢地抛出诱饵,等待鱼儿上钩。这里用“钓鱼钩”来比喻奸人的手段,既形象又生动。 “公孙不但能牵纵”一句,诗人通过公孙的形象,进一步揭示了奸人的狡诈和诡谲。公孙在这里是诗人的代称,诗人通过描述公孙能够牵纵他人,暗示公孙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能够让其他人按照他的意愿行事。 “巧计犹工毒上流”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描绘公孙的巧计毒上流,揭示了公孙的阴险和狠毒。这里的“巧计”是指公孙的狡诈手段,“毒上流”则是指公孙的阴谋能够迅速地伤害他人,使他人陷入困境。这里用“毒”字来形容公孙的手段,既形象又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公孙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奸人的痛恨和谴责。诗人通过这首诗,告诫人们要警惕奸人的存在,不要被他们的巧言令色所迷惑。
上一首
《梦庵》
相关诗词
  • 1
    [隋]
    昔在绵处,有人公孙。
    登政抚辰,节用良勤。
    所畜既之,所行宜远。
    载其华樽,从此箫管。
  • 2
    [宋]
    公孙昔放逐,牧羊沧海滨。
    勉强听乡里,垂老西游秦。
    自顾未为壮,徒为久辛勤。
    君子岂必隐,孔孟皆旅人。
  • 3
    [宋]
    公孙昔放逐,牧羊沧海滨。
    勉强听乡里,垂老西游秦。
    自顾未为壮,徒为久辛勤。
    君子岂必隐,孔孟皆旅人。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