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余庆出游夜归》

杖藜寻胜惬幽情,芒屦如飞病体轻。
迎客野梅才半吐,避人山雉尚徐行。
东溪水落滩声壮,南岭云酣雪意成。
薄暮归来僧已定,佛龛独对一灯明。
作品赏析
这首诗《杖藜寻胜惬幽情》是一首描绘诗人拄着手杖探寻美景,欣赏山中野趣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首句“杖藜寻胜惬幽情”,通过“杖藜”这一意象,暗示了诗人的闲适悠然,而“寻胜”则表达了诗人探寻美景的意愿,“惬幽情”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和满足。 “芒屦如飞病体轻”一句,通过描述芒屦(一种草鞋)轻快的步伐,暗示了诗人的健康状况正在改善,同时也描绘出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迎客野梅才半吐,避人山雉尚徐行”这两句描绘了山中野外的自然景色。野梅迎春,山雉避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跃然纸上。 “东溪水落滩声壮,南岭云酣雪意成”这两句描绘了山间溪水和远山的景象,水落石出,发出壮阔的声音,云浓雪厚,象征着冬日的严寒和坚韧。 最后两句“薄暮归来僧已定,佛龛独对一灯明”,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归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宁静和安详的喜爱。独对一灯的佛龛,也暗示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健康和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佛教的信仰。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诗词
  • 1
    [宋]
    福善天应锡寿祺。
    人生七十古来稀。
    我翁更有椿龄在,余庆堂前玉树辉。
    传世业,长孙枝。
    捧杯欢见老莱衣。
    一阳渐近门多喜,百禄争迎好事归。
  • 2
    [元]
    三十九年至正壬寅,同在京华,遇其寿日,语及旧作,遂再和前韵四海之间,难弟劣兄,白头二人。
    记昌期瑞旦,行年在卯,善门余庆,维岳生申。
    科第佳名,祠宗优秩,常奉天香降紫宸。
    身通贵,只贫安分定,老益书亲。
    简编不负辛勤。
    羡进德扬名迈等伦。
    任家无厚积,融融度日,诗多好句,蔼蔼回春。
    明月清风,交梨火枣,竹里行厨脯擘麟。
    吾何事,但问花携酒,专竞芳辰。
  • 3
    [元]
    三十九年至正壬寅,同在京华,遇其寿日,语及旧作,遂再和前韵四海之间,难弟劣兄,白头二人。
    记昌期瑞旦,行年在卯,善门余庆,维岳生申。
    科第佳名,祠宗优秩,常奉天香降紫宸。
    身通贵,只贫安分定,老益书亲。
    简编不负辛勤。
    羡进德扬名迈等伦。
    任家无厚积,融融度日,诗多好句,蔼蔼回春。
    明月清风,交梨火枣,竹里行厨脯擘麟。
    吾何事,但问花携酒,专竞芳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