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画山水图答大愚》

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
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
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
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自然景色的诗,作者用诗的语言将山峰的层层叠叠、喷泉的峻峭、山根的平稳以及禅房的幽静等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和情感的一些感悟,即苦空之情。 首先,诗人笔下的山峰“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给人一种磅礴的气势,仿佛山峰在诗人笔下被赋予了生命,层层叠叠,次第展现,展现出了大自然的壮美。这种描绘方式也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其次,诗人笔下的喷泉“岩石喷泉窄”,给人一种峻峭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起了古代英雄的壮志豪情。这种描绘方式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再者,诗人笔下的山根“山根到水平”,则给人一种平静、安详的感觉,体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 最后,诗人也通过描绘禅房的“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在诗人看来,人生的苦空之感常常伴随而来,这是人无法避免的命运,因此,需要将内心的情感宣泄出来,而禅房便成为了这样一个可以让人舒缓内心苦空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人生感悟,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热爱自然、敬仰生命和苦空之感的思想感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荆浩的《画山水图答大愚》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荆浩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唐朝末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荆浩为了躲避战乱,常年隐居在太行山中。在隐居期间,他深入观察自然山水,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同时师从前人的绘画技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在这幅作品中,荆浩运用了独特的笔墨技法,表现出北方山水的雄峻气势,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同时,这幅画也是他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感悟的表达,体现了他追求心灵自由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综上所述,荆浩的《画山水图答大愚》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下创作的,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1
    [宋]
    一封朝奏夕南迁,抖搂精神笑出关。
    只有诗书来眼底,更无侪辈敢通函。
    圣恩宽大时时降,天意难明特地悭。
    鬻药买田非立异,甘心只作林泉计。
    所求於世如斯尔,造物云何降毒厉。
    嗟哉我公虽下世,万古千秋未尝逝。
    家庭学问诚难继,我公超道独能诣。
    日月有光还有翳,行人潸然咸出涕。
    嗟哉我公虽下世,万古千秋未尝逝。
    往年苍天夭伯氏,归咎云发千圣秘。
    迁客萧寺得羁寄,未知曷犯苍天意。
    嗟哉我公虽下世,万古千秋未尝逝。
  • 2
    [宋]
    大愚相接大雄孙,五湖云水竞头奔。
    竞头奔,有何门,击箭宁知枯木存。
    枯木存,一年还曾两度春。
    两度春,帐里真珠撒与人。
  • 3
    [宋]
    黄薜老婆,大愚饶舌。
    佛法无多子,正眼瞎驴灭。
    妙严突出拄杖,三人证龟成鳖。
    拄杖子,善甄别。
    硬却脊梁,莫教漏泄。
    观音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却是一块生铁。
荆浩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