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早春斋居漫兴二首》

静里心常觉,尘中人岂知。
柴门独掩后,春草复生时。
泽国为渔晚,江湖好道迟。
总能谈寂寞,只费子云辞。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静里心常觉”起笔,展现了诗人对静谧、清寂的喜爱和追求。诗中描绘了尘世喧嚣之外的宁静世界,通过描绘柴门独掩、春草复生、渔夫晚舟、江湖道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寂的向往之情。 “静里心常觉”一句,通过“常觉”二字,表达了诗人对静谧世界的独特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喧嚣尘世的厌倦和无奈。而“尘中人岂知”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冷漠和疏离,同时也表现出他对清寂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柴门独掩后,春草复生时”两句,通过描绘柴门独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通过春草复生的意象,传达出岁月流转、时光荏苒的意味。 “泽国为渔晚,江湖好道迟”两句,通过描绘渔夫晚舟和江湖道士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寂的向往之情。在这里,“泽国”和“江湖”是自然的象征,“为渔”和“好道”则是诗人自己的选择和志向。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他对清寂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总能谈寂寞,只费子云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寂寞的独特见解。诗人认为,寂寞并不是消极的、沉沦的,而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力量。只有真正理解寂寞的人,才能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而子云辞则是马相如的文章,被誉为“清虚以自守,委婉以自持”的典范之作。因此,诗人以子云辞来形容寂寞,表达了他对寂寞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静谧、清寂世界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清寂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早春斋居漫兴二首》是明代文学家施渐创作的一首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时代背景:施渐所处的明代,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有所发展。这样的时代背景为文学家们提供了相对良好的创作环境。 2. 个人经历:施渐本人具有丰富的学识和阅历,他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早春时节,他可能在斋居中静观万物,感受春天的气息,从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3. 情感表达:诗人在斋居中,面对早春的景色,可能产生了关于生命、自然、人文等方面的思考。这些思考和情感需要通过诗歌来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早春斋居漫兴二首》的创作背景可能是施渐在早春时节,居于斋中,感受自然气息,结合自身经历和情感,产生了创作冲动,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上一首
《西园》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3
    [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 4
    [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5
    [宋]
    花早春何力,香寒晓尽吹。月摇横水影,雪带入瓶枝。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