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感(三首)》

城居苦尘事,去作云阝上游。
驱车未及半,且复泛轻舟。
峨峨五华山,杳杳三澨流。
山水清且闲,俯仰见沈浮。
愧无经世才,空有杞人忧。
潦倒终宇宙,道废何能酬。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辞官后乘舟游览山水的感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尘事苦烦、官场黑暗的厌恶,对山水清闲、自由自在的向往。首联直接抒发情感,表达辞官后乘舟游览山水的愉悦之情。“苦尘事”三字,说明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烦。“去作云上游”则表达了作者对离开官场、回归自然的愉悦心情。 颔联写舟行山水之间的情景。“峨峨”言山之高,“杳杳”言水之远,“清且闲”则突出环境的清幽,这些都表达了作者的向往之情。而“俯仰见沈浮”则写作者在山水之间自由自在,忘情世俗的心情。 颈联反思自己的才能无用武之地,只能以杞人忧天的心情关注世事,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和对道义的追求。“愧无经世才”说明作者自谦缺乏治国安民的才能,“空有杞人忧”则说明作者并非真正的是“杞人忧天”,而是真正的关心国事,然而仕途黑暗,道义何从! 尾联借“潦倒”表达了世道衰微、才不世出的失落,同时也表现了对世道变易、英雄得用的乐观期待。整首诗语言平实,但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间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虑。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清闲无为的生活情趣,也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无奈。全诗风格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很好的山水诗。
创作背景
**《杂感(三首)》的创作背景与作者鲁铎在明朝时期的经历有关**。具体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作者的个人遭遇或心境等。鲁铎在创作这三首诗歌时,可能想要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慨和思考,或者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心境。然而,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参考相关的文献和资料,目前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下一首
《寄友》
相关诗词
  • 1
    [清]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 2
    [现代]
    向晓星辰数点斜,云中寒日似笼纱。
    空庭老树无人见,独背春风自著花。
  • 3
    [现代]
    窗前石笋碧嶙峋,便觉仙山不远人。
    一自青牛西去后,种松皆作担囊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