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十六观经颂·势至观第十一》

次观势至菩萨身,量等观音无有异。
但于肉髻宝缾中,盛众光明现佛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在赞美菩萨的慈悲和智慧。 “次观势至菩萨身”表达了菩萨的慈悲和智慧,是菩萨的第二次观照,也是菩萨的第二次显现。菩萨的慈悲和智慧是无限的,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因此菩萨的慈悲和智慧是无限的。 “量等观音无有异”表达了菩萨的智慧和观音的智慧是相等的,没有区别。菩萨和观音都是慈悲和智慧的化身,他们的智慧和慈悲都是无限的。 “但于肉髻宝缾中,盛众光明现佛事”表达了菩萨的慈悲和智慧是无限的,可以在任何地方显现。菩萨的慈悲和智慧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因此可以在任何地方显现。 总之,这首诗表达了菩萨的慈悲和智慧是无限的,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在任何地方显现。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现代]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 3
    [魏晋]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