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诫酒肉慈慧法门》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诸佛大菩萨,常为救众生。
舍头目身命,不计河沙数。
代鸽弃王身,全螘委龙命。
流水济枯鱼,萨{左土右垂}充饥虎。
历劫遍行慈,慈善力成就。
佛无一切心,唯有慈心在。
若有行慈者,不杀不食肉。
仰愿佛威神,世世常加护。
杀生佛所说,即杀自父母。
亦杀自妻女,兄弟及姊妹。
一切田女摄,皆曾为父母。
生生所受胎,从之禀遗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的劝诫诗,强调了慈悲和仁慈的重要性。诗中描述了佛法僧三宝的广大慈悲,以及佛菩萨为救度众生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作者呼吁人们不要杀生、不要吃肉,要同皈依仁慈,保持健康,以期在未来成就佛道。诗中还列举了诸佛大菩萨为救众生所做出的种种舍身行径,表达了对慈悲精神的赞美。最后,诗中强调了慈悲的力量和佛的无一切心,唯有慈心在,号召人们行慈、护慈,以期获得佛的加护和庇佑。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实例来传达佛教的慈悲精神。诗中运用了许多与动物相关的比喻和情节,如流水济枯鱼、萨{左土右垂}充饥虎等,这些比喻生动地展现了佛菩萨对众生的关爱和救助。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呼吁人们不要杀生、不要吃肉,体现了佛教的伦理道德观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慈悲和仁慈精神的佛教劝诫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来传达佛教的核心价值观,鼓励人们行善、护善,以期获得佛的加护和庇佑。
创作背景
《诫酒肉慈慧法门》的创作背景与佛教的教义、戒律以及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有关。释遵式是宋代的佛教僧人,他撰写这部经典的目的是劝诫佛教徒戒除酒肉,遵守佛教的戒律,修行慈悲与智慧。 在佛教中,戒酒肉是基本的戒律之一,因为酒会使人失去理智,肉则会引发杀生之罪。释遵式通过这部经典,向信众阐述了酒肉的危害,以及遵守戒律对于修行佛法的重要性。 此外,当时的社会风气可能也存在一些饮酒食肉的情况,释遵式因此借由撰写经典来加以劝诫,引导人们走向慈悲和智慧的道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网站。
相关诗词
  • 1
    [魏晋]
    从军有苦乐。
    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
    焉得久劳师。
    相公征关右。
    赫怒震天威。
    一举灭獯虏。
    再举服羌夷。
    西收边地贼。
    忽若俯拾遗。
    陈赏越丘山。
    酒肉踰川坻。
    军中多饫饶。
    人马皆溢肥。
    徒行兼乘还。
    空出有余资。
    拓地三千里。
    往返速若飞。
    歌舞入邺城。
    所愿获无违。
    昼日处大朝。
    日暮薄言归。
    外参时明政。
    内不废家私。
    禽兽惮为牺。
    良苗实已挥
  • 2
    [唐]
    居处绝人事,门前雀罗施。
    谁遣辟书至,仆隶皆展眉。
    匹马渡河洛,西风飘路歧。
    手执王粲笔,闲吟向旌旗。
    香晚翠莲动,吟余红烛移。
    开口啖酒肉,将何报相知?
    况我魏公子,相顾不相疑。
    岂学官仓鼠,饱食无所为。
    白露沾碧草,芙蓉落清池。
    自小不到处,全家忽如归。
    吾宗处清切,立在白玉墀。
    方得一侍座,单车又星飞。
    愿将门底水,永托万顷陂。
  • 3
    [魏晋]
    野田何纷纷。
    城郭何落落。
    埋葬嫁娶家。
    皆是商旅客。
    丧侧食不饱。
    酒肉纷狼籍。
  • 4
    [唐]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
    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书镇秦王饷,经文宋国传。
    声华周百亿,风烈被三千。
    芜没青园寺,荒凉紫陌田。
    德音殊未远,拱木已生烟。
  • 5
    [元]
    一行秋思,记孙登当日,山中琴趣。
    谁识吾宗,父老子、自制寸金皮鼓。
    *截孤篁,丝抽独茧,替尽琵琶谱。
    轻拢慢捻,西湖何限怀古。
    堪笑锦瑟无端,繁弦五十,撩乱春云缕。
    得似嘈嘈么凤语,只手换宫移羽。
    绝艺无双,法门不二,喜遇知音侣。
    灯窗对影,为君挑尽寒雨。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