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晦日宴高氏林亭》

三春休晦节,九谷泛年华。
半晴馀细雨,全晚澹残霞。
尊开疏竹叶,管应落梅花。
兴阑相顾起,流水送香车。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即将到来的新一年的期待。 首联“三春休晦节,九谷泛年华”,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但新的季节即将到来的意思。“三春”指的是春季三个月,“休晦”指的是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日子,“九谷”指的是春天的各种谷物,如稻谷、小麦等。“泛华”则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颔联“半晴馀细雨,全晚澹残霞”,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细雨刚刚停歇,天空中还残留着一抹淡淡的晚霞,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颈联“尊开疏竹叶,管应落梅花”,则描述了宴席上的情景。在盛开的疏竹下,人们举杯畅饮,管弦声悠扬,而梅花也已经凋落。这两句表达了春天的欢乐和欢庆的气氛。 尾联“兴阑相顾起,流水送香车”,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新一年的期待。人们兴高采烈地结束了宴席,相互注视着彼此,然后起身离去。此时,流水潺潺,香车缓缓驶去,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依依不舍和对新一年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新一年的期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创作背景
《晦日宴高氏林亭》是唐朝诗人郎馀令的一首五言律诗。描述了在一个晦日(每月最后一日)诗人应邀赴高氏林亭的宴会,描写了林亭的美景和宴会的欢乐气氛。 对于该诗的创作背景,具体的历史记载并不丰富。但可以推测,诗人郎馀令在晦日这一天受到了高氏的邀请,参加了在其林亭举行的宴会。诗人被林亭的美景和宴会的气氛所感染,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在唐朝,诗歌创作是文人雅士社交活动的一部分,许多诗歌都是在宴饮、游览等场合中产生的。《晦日宴高氏林亭》可以看作是诗人郎馀令在这样的社交场合中的创作成果。
相关诗词
  • 1
    [唐]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 2
    [唐]
    临泛从公日,仙舟翠幕张。
    七桥通碧沼,双树接花塘。
    玉烛收寒气,金波隐夕光。
    野闻歌管思,水静绮罗香。
    游骑萦林远,飞桡截岸长。
    郊原怀灞浐,陂溠写江潢。
    常侍传花诏,偏裨问羽觞。
    岂令南岘首,千载播馀芳。
  • 3
    [清]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
    誓将适彼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问政求学观其光。
    乃于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九年腊月晦日之夜半,扁舟横渡太平洋。
    其时人静月黑夜悄悄,怒波碎打寒星芒。
    海底蛟龙睡初起,欲嘘未嘘欲舞未舞深潜藏。
    其时彼士兀然坐,澄心摄虑游窅茫。
    正住华严法界第三观,帝网深处无数镜影涵其旁。
    蓦然忽想今夕何夕地何地,乃是新旧二世纪之界线,东西两半球之
郎馀令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