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汶川村居》

种茶岩接红霞坞,灌稻泉生白石根。
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戏儿孙。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景,充满了诗意的美和温馨。 首句“种茶岩接红霞坞”,描绘了一个种茶的山岩,其周围被晚霞装点成一片嫣红。这里的“接”字用得巧妙,不仅描绘了山坞与红霞的紧密联系,也展现了种茶山岩的秀美和独特。 “灌稻泉生白石根”则描绘了山泉从白石根部涌出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的田园风光。这里的“泉生白石根”也寓含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体现了他的清廉品质。 “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戏儿孙”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慈祥和蔼的老翁,他与儿孙们在海棠花下嬉戏玩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面。这里既表现了老翁的悠闲生活,也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欢乐。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画面生动优美,情感真挚温馨,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温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情感。
创作背景
**《题汶川村居》的创作背景与诗人滕白在四川的生活经历有关**。他在游览汶川时,深入村落,感受到了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乡村风光。这些体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在诗中,滕白描绘了汶川乡村的宁静与和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了村民们淳朴的生活和美好的自然景色。同时,他也可能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综上所述,《题汶川村居》的创作背景源于滕白在四川汶川的实地体验和深入观察。
相关诗词
  • 1
    [明]
    客路浮清济,西风引汶川。
    岩容摇浦岸,水色净湖烟。
    旅雁青山外,残虹绿树边。
    沧浪棹讴发,待枕月华眠。
  • 2
    [宋]
    行藏本同涂,明哲遇辄安。
    畎亩道可乐,肯思负鼎干。
    膰肉倘爱礼,岂遽涉汶川。
    大哉天地准,笑汝士女耽。
    丈人三吴秀,此理久已参。
    缅怀洛京老,知音赏英咸。
    佳名表栋宇,妙语来江山。
    至今编简香,不谓室有兰。
    君看为邦问,正在箪瓢间。
    阅世从川流,如愚安石磐。
    圣门惟若人,始可语易占。
    不见击辞中,岿然特书颜。
  • 3
    [宋]
    束发读连山,端倪识乾坤。
    欲辨南北戒,须窥越胡门。
    藏书探禹穴,乘槎穷灵源。
    平生蓬矢志,到处屐齿痕。
    脚方西湖脱,眼已青丘吞。
    长风一苇航,急浪万里奔。
    易艬泝月峡,讯程指新繁。
    江行大玉篆,星垂小铜浑。
    风俗异东吴,气候如南恩。
    青壁拔地起,黄流从天翻。
    身随五两动,命恃百丈存。
    山灵迎我来,林影罗旌旛。
    川妃导我去,涛声合钟埙。
    蛟龙蛰渊底,虎豹潜崖根。
    间逢偓期语,尽辟夔魍魂。
    有祠扁汶川,倚山坐平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