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年垂九十,举世少辈行。 敢言分非病,要是老益壮。 平时嬾书疏,有答未始倡。 张卿独所敬,夙昔推直谅。 迹虽隔吴蜀,相忆每惨怆。 使者交道中,万里问亡恙。 忽焉奉赴告,斯文岂将丧? 腰经不抚棺,执绋不会葬,送子岷山下,想见车百两,我徒哭寝门,泪尽气塞吭。 年虽不耄期,仕谁不将相? 神明司祸福,于职岂亦旷。 霜风九月初,凭高极西望,江原在何许,安得铲叠嶂? |
| 这首诗充满了对一位垂老的友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人以自己的年龄和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与友人深厚的交情,同时对友人的逝去表达了深深的哀痛。 “行年垂九十,举世少辈行。”诗人开篇就突显了友人的高龄,以此表达了对友人长寿的敬意。而“敢言分非病,要是老益壮。”则进一步赞扬了友人的健壮和魄力,即使年老,依然精神矍铄。 “平时嬾书疏,有答未始倡。”描绘了友人平时虽然疏于书信往来,但每次回复都诚恳而真挚。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通过“张卿独所敬,夙昔推直谅。”两句表达得淋漓尽致。 然后诗人通过“使者交道中,万里问亡恙。”表达了虽然距离遥远,但心中一直挂念着友人。然而,突然接到友人的讣告,诗人感到悲痛欲绝,“忽焉奉赴告,斯文岂将丧?”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惊愕和悲痛。 诗人接着描述了自己无法亲自送友人最后一程的遗憾,“腰经不抚棺,执绋不会葬。”心中的悲痛无法用言语表达。然后通过“送子岷山下,想见车百两。”想象了友人葬礼的场景。 诗人由此想到自己的生命也将走向尽头,“年虽不耄期,仕谁不将相?”但他相信神明会主持公道,祸福有命。最后“霜风九月初,凭高极西望,江原在何许,安得铲叠嶂?”四句,诗人以景寄情,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哀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人的回忆和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生命的深深理解和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