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春夜读书》

枉是儒冠遇太平,穷人那许共功名。
枯肠不饱三升稷,皓首犹亲二尺檠。
万世已为当去客,爱书更付未来生。
夜阑抚几愁无奈,起视离离斗柄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郁郁不得志,感叹人生苦短的诗。诗人以儒冠遇太平,但却没有获得功名,表达了人生的无奈。中间两联通过对生活清贫和爱书之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孤独。最后一联则通过夜阑抚几、离离斗柄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渺茫和不安。整首诗意境深沉,言辞婉约,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首联“枉是儒冠遇太平,穷人那许共功名。”表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境遇,也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苦闷。诗人虽然是儒士,但遇到了太平年代,却没有获得功名,感到很是冤枉。 颔联“枯肠不饱三升稷,皓首犹亲二尺檠。”则进一步描写了诗人的生活清贫和对知识的渴望。诗人的生活十分困苦,肠子都饿得枯瘦了,但是仍然坚持学习,头发白了仍然亲近书籍。 颈联“万世已为当去客,爱书更付未来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短暂和未来的渺茫之感。诗人认为自己已经成为过去的客人,生命即将结束,但仍然爱书如命,希望把书交给未来的人。 尾联“夜阑抚几愁无奈,起视离离斗柄倾。”则通过夜阑抚几、离离斗柄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渺茫和不安。诗人在夜晚抚几而愁,无奈之情难以言表,起身看到天空中的斗柄已经倾斜,更加感到未来的渺茫和不安。 综上所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郁郁不得志、感叹人生苦短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安。
相关诗词
  • 1
    [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2
    [唐]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 3
    [唐]
    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情。
    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
    暗滴花茎露,斜晖月过城。
    那知横吹笛,江外作边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