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生薄名宦,所愿得早休。 奔走三十年,镜中霜鬓秋。 归踏长安道,恍然皆旧游,处处见题名,始惊岁月遒。 西湖隔城门,放浪输白鸥。 当时见种柳,已足系巨舟。 挂冠当自决,安用从人谋。 勿以有限身,常供无尽愁。 |
| 这首诗是作者年过五十,辞官归隐途中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对西湖的喜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首联“平生薄名宦,所愿得早休”,作者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并不热衷于做官,只希望能安然退休。这一句奠定了诗歌轻松、自然的基调。 “奔走三十年,镜中霜鬓秋”,作者回顾了自己在官场奔波的三十年,如今已是双鬓如霜,岁月不饶人。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作者的无奈。 “归踏长安道,恍然皆旧游,处处见题名,始惊岁月遒。”这一联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离开长安时的情景。作者在离开长安的路上,回想起在这里度过的日子,恍如隔世,但处处仍可见到以前的题名,才惊觉岁月已经匆匆流逝。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间的无奈。 “西湖隔城门,放浪输白鸥。当时见种柳,已足系巨舟。”这一联描绘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作者认为在西湖种柳、放浪形骸的生活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有其他追求。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挂冠当自决,安用从人谋”,作者表示要辞官归隐,不再为他人奔波。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官场的厌倦。 “勿以有限身,常供无尽愁。”最后一句再次强调了不要让有限的生命一直承受无尽的愁苦,与诗歌开头的愿望相呼应,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要活得自由自在,不要被无尽的愁苦所束缚。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对自由的渴望、对生活的态度。诗歌节奏明快,读来令人心情愉快,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