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和之末予始生,遭乱不及游司并。 从军梁州亦少慰,土脉深厚泉流清。 季秋岭谷浩积雪,二月草木初抽萌。 夏中高凉最可喜,不省举手驱蚊虻。 藏冰一出卖满市,玉璞堆积寒峥嵘。 柳阴夜卧千驷马,沙上露宿连营兵。 胡笳吹堕漾水月,烽燧传到山南城。 最思出甲戍秦陇,戈戟彻夜相摩声。 两年剑南走尘土,肺热烦促无时平。 荒池昏夜蛙阁合,食案白日蝇营营。 何时王师自天下,雷雨澒洞收欃枪。 老生衰病畏暑湿,思卜鄠杜开紫荆。 |
| 这首诗是作者在乱世中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宣和之末予始生,遭乱不及游司并。”交代了作者出生时的时代背景,即宣和末年,遭遇战乱,作者未能前往山西、河北等地游历。这为后面的叙述埋下了伏笔。 “从军梁州亦少慰,土脉深厚泉流清。”描述了作者在梁州参军,虽然不能远离家乡,但看到肥沃的土地和清澈的泉水,也感到些许安慰。 “季秋岭谷浩积雪,二月草木初抽萌。”季节的变化,作者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岭谷积雪和草木初生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柳阴夜卧千驷马,沙上露宿连营兵。”作者在夜晚躺在柳荫下,看着马匹休息,沙地上连营的士兵在露天中过夜。这些场景描绘了战争年代的艰辛和军人的生活。 “何时王师自天下,雷雨澒洞收欃枪。”作者渴望和平,希望国家军队能够平定天下,驱逐敌人,结束战争。 “老生衰病畏暑湿,思卜鄠杜开紫荆。”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年老体衰,害怕暑湿天气,渴望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年代人们的艰辛和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