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戎昔在山南日,强半春光醉里销。 绿树啼莺窥帽影,画桥飞絮逐鞭梢。 花经小雨开差晚,笙怯余寒涩未调。 惆怅流年又如许,羁魂欲仗楚词招。 |
| 这首诗的题目是《从戎昔在山南日》,作者通过对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留恋和离别的惆怅。 首句“从戎昔在山南日,强半春光醉里销”,直接点明诗人曾经的军旅生涯和春光易逝的感慨。诗人用“强半”来形容春光在醉里消逝,表达了春光易逝的无奈和惋惜。 “绿树啼莺窥帽影,画桥飞絮逐鞭梢”两句,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行踪,进一步表达了离别的惆怅。绿树、啼莺、画桥、飞絮,这些元素都带有离别的象征意义,而“窥帽影”、“逐鞭梢”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花经小雨开差晚,笙怯余寒涩未调”两句,诗人通过描绘晚开的花和笙声的涩涩,表达了离别后的寂寞和凄凉。晚开的花和涩涩的笙声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而“怯余寒”则表达了离别后的寒意和凄冷。 最后,“惆怅流年又如许,羁魂欲仗楚词招”两句,诗人直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情的惆怅和无奈。诗人借助楚辞的力量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进一步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留恋和离别的惆怅,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