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丹阳陶司马厅壁》

高鉴清洞彻,儒风入进难。
诏书增宠命,才子益能官。
门带山光晚,城临江水寒。
唯馀好文客,时得咏幽兰。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山水、文化和人的高尚品格的赞美。下面我将逐句赏析这首诗。 首句“高鉴清洞彻,儒风入进难。”诗人借山川之美赞美品格高洁之人的风范。这句话借用清澈明净的高山之鉴,暗喻人们的品行高尚,像山川一样令人景仰。接着,用“儒风入进难”形容学问深厚,思想进益之人难以得到,强调了知识和文化的价值。 “诏书增宠命,才子益能官。”诗人在此借用朝廷诏书赋予更重的使命和荣誉,勉励人才在新的职位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是对人的品格和能力的肯定,同时也强调了人的才能和知识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门带山光晚,城临江水寒。”诗人以“门带山光晚”描绘城市与山水交相辉映的景象,营造出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互融合的意境。“城临江水寒”则是对江水寒冷景象的描绘,营造出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最后两句,“唯馀好文客,时得咏幽兰。”点明了诗歌的主旨——诗人称赞那些喜好文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人,他们能够从幽兰中得到示和灵感,表达出对文化、知识和人的赞美。 整首诗以山水之美为背景,赞美了人的品格、文化和知识的重要性。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敬仰之情。
创作背景
《题丹阳陶司马厅壁》是唐朝诗人薛据所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环境和诗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唐朝时期,社会繁荣,文化昌盛,诗歌创作蔚为风气。薛据作为唐代诗人,其诗歌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而具体到《题丹阳陶司马厅壁》这首诗,其创作背景可能与陶司马的官署环境、薛据与陶司马的交往情况,以及诗人当时的心情和感悟等因素有关。诗人通过描绘陶司马厅壁的景象,表达了对陶司马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综上所述,薛据的《题丹阳陶司马厅壁》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社会文化背景、诗人个人经历以及对陶司马的赞美之情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关诗词
  • 1
    [唐]
    寒皋那可望,旅客又初还。
    迢递高楼上,萧疏凉野间。
    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
    浮客时相见,霜凋朱翠颜。
  • 2
    [唐]
    高高琅琊台,台下生菌簵。
    照车十二乘,光彩不足谕。
    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
    金丘华阳下,仙伯养晦处。
    茅茨对三峰,梧桐开一路。
    神溪绕皋陆,樵牧自成趣。
    时登青冥游,若从天江度。
    墟里献薇蕨,群公致衣缕。
    深沉复清净,偃仰视太素。
    猛兽识宾仆,赪霞知早暮。
    峨峨云龙开,忽有方伯遇。
    达人无不可,壮志且驰骛。
    融泄长鸡鸣,縯纷大鹏翥。
    赤墀高崱屴,一见如三顾。
    礼服正邦祀,刑冠肃王度。
    三辰明昭代,光启玄元祚。
    章台收杞梓,太液满鹓鹭。
    丰泽耀纯仁,八方晏黔庶。
    沉沉阊
  • 3
    [宋]
    昔日丹阳行乐里。
    紫金浮玉临无地。
    宝阁化成弥勒世。
    龙宫对。
    时时更有天花坠。
    浩渺一天秋水至。
    鲸鲵鼓鬣连山沸。
    员峤岱舆更贔屓。
    无根蒂。
    莫教龙伯邦人戏。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