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
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晃朗扶桑出,绵联杞树周。
乌疑填海处,人似隔河秋。
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
汀洲归棹晚,箫鼓杂汾讴。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游春时见到的美景的诗。首先,诗的开头“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就描绘出了春天游春的欢乐气氛,人们乘坐着玉辂这种华贵的车乘,兴致勃勃地外出寻春赏景。金堤则描绘了春天雨水充沛,大地一片润泽的景象。 “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进一步描绘了水的流动和清澈。黑水浸表示河水深广,地派紫泉流则表示有清澈的泉水流动。这里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晃朗扶桑出,绵联杞树周。”这两句描绘了日出的景象,太阳升起的样子明亮耀眼,就像扶桑一样。同时,杞树连绵也表示树木茂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乌疑填海处,人似隔河秋。”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乌鸦在填海的地方栖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人似隔河秋则表示人们站在河边,感觉就像站在河对岸的秋天一样。这里既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也表达了人们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这两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石头的记忆。劫尽灰犹识表示即使世界毁灭,石头也会记得曾经发生的事情。年移石故留则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头也发生了变化。 最后,“汀洲归棹晚,箫鼓杂汾讴。”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人们乘船归来,晚风吹拂,箫鼓声和汾水流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欢乐和和谐的气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游春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创作背景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皇帝在节日宴会上的作诗传统有关。唐初的几位皇帝都喜欢作诗,并且在节日宴会时,常常首作诗歌,然后命令诸大臣和作。这种诗歌被称为“应制”或“应诏”诗。李乂的《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他遵循皇帝的命令,以昆明池为主题,进行了诗歌创作。
相关诗词
  • 1
    [宋]
    敕报游西内,春光霭上林。
    花围千朵锦,柳捻万株金。
    燕绕龙旗舞,莺随凤辇吟。
    君王多雨露,化育一人心。
  • 2
    [唐]
    大君忘自(一作物)我。
    应(一作膺)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
    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
    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
    东堂会百神。
    云陛旗常满。
    天庭玉帛陈。
    钟石和睿思。
    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
    王业本艰辛。
    愿罢瑶池宴。
    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
    尊老睦尧亲。
    微臣敢拜手。
    歌舞颂维新。
  • 3
    [唐]
    六飞回玉辇,双树谒金仙。
    瑞鸟呈书字,神龙吐浴泉。
    净心遥证果,睿想独超禅。
    塔涌香花地,山围日月天。
    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悬。
    今日登仁寿,长看法镜圆。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