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吴节妇》

十八来涩滩,双鱼水中居。
七年一弹指,水中有枯鱼。
妾身既无夫,妾心惟有死。
婉婉锦绷中,奈此两女子。
白月照空闺,哑哑乌夜啼。
天明不飞去,肯向西林栖。
九泉望不极,莫化江边石。
化石石虽坚,可转亦可泐。
年年过蚕月,是妾纺织时。
只将两行泪,抽作千丈丝。
生为吴氏妇,死为吴氏鬼。
子不如我信,有如涩滩水。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一位女子深深的同情和哀悼。 首先,诗中描绘了涩滩的环境:“十八来涩滩,双鱼水中居”。这让人想到生活的艰难和挑战,也让人想象这女子在这里生活了多年,默默承受着生活的困苦。她在这里,“七年一弹指,水中有枯鱼”,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无常和脆弱,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深同情。 接着,“妾身既无夫,妾心惟有死”,表达了女子的决绝和坚贞。她对生活的绝望,对爱情的执着,对命运的反抗,都在这句话中得到了体现。 “婉婉锦绷中,奈此两女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女子的深深同情和哀悼。他看到她如同被束缚在锦绷中的两个孩子,无法逃脱生活的困境,无法找到自己的出路。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白月照空闺,哑哑乌夜啼”,这句诗描绘了女子的孤独和无助。月光照在空荡荡的闺房里,乌鸦在夜半时分哑哑地啼叫,更衬托出女子的孤独和无助。 “天明不飞去,肯向西林栖”,这句诗表达了女子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向往。她渴望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然而,她却被困在这片水域中,无法逃脱。 “九泉望不极,莫化江边石”,这句诗表达了女子对死亡的渴望。她希望自己死后能化为江边的石头,远离人世间的纷扰和烦恼。然而,石头虽然坚硬,却也会被风雨侵蚀,被岁月磨损。 最后,“年年过蚕月,是妾纺织时”,这句诗描绘了女子的日常生活。她每年过蚕月的时候都会开始纺织,这不仅是她的生计,也是她对生活的坚持和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现,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女子的深深同情和哀悼。诗人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和对未来的迷茫,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同时,通过对女子的描绘和对死亡的渴望,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死亡的尊重和理解。这首诗虽然是一首短诗,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创作背景
《吴节妇》是由明朝文学家吴宽创作的一首诗歌,主要颂扬了一位坚守节操、忠贞不渝的妇女。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文化背景:明朝时期,儒家思想盛行,对于妇女的贞节观念特别重视,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坚守节操的妇女。吴宽作为当时的文学家,通过创作诗歌来颂扬这些妇女,符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2. 个人经历:吴宽在他的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了一些坚守节操的妇女,深受她们的感动,于是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她们的敬意和赞扬。 3. 文学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颂扬妇女贞节的作品并不少见。吴宽作为一位文学家,沿袭了这一传统,通过《吴节妇》一诗来表达对妇女贞节观念的认同和赞扬。 综上所述,《吴节妇》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吴宽的个人经历以及文学传统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1
    [唐]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褥。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2
    [唐]
    槐欲成阴分袂时,君期十日复金扉。
    槐今落叶已将尽,君向远乡犹未归。
    化石早曾闻节妇,沉湘何必独灵妃。
    须知此意同生死,不学他人空寄衣。
  • 3
    [明]
    忆昔嫁君时,赠我白罗帨。
    君殁帨犹存,拭我泣君泪。
    泪尽帨不烂,长留箧中看。
    并州有剪刀,谁能剪一半。
    将心比罗帨,皎皎如素丝。
    素丝可以染,妾心终不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