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非绝粒本清羸,束挂仙经杖一枝。 落叶独寻流水去,深山长与白云期。 树临丹灶寒花疾,坛近清岚夜月迟。 樵客若能随洞里,回归人世始应悲。 |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追求仙道,渴望长生不老的人的生活和心境。 首句“身非绝粒本清羸”描绘了诗中人物的形象,他并非绝食之人,而是因为修炼仙道而变得瘦弱。这种描绘为后面的诗歌主题——追求长生不老——做了铺垫。 “束挂仙经杖一枝”表明他正在通过学习和实践仙道来寻求长生。他手中持有一根杖,这可能象征着他对于仙道的执着追求。 “落叶独寻流水去”描绘了他在深山中独自寻找仙道的场景,落叶飘零,他独自寻找流水的方向,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和坚韧。 “深山长与白云期”描绘了他在深山中与白云为伴的生活,这里充满了神秘和诗意,也暗示了他的内心世界是宁静而自由的。 “树临丹灶寒花疾”和“坛近清岚夜月迟”进一步描绘了他在深山中的居所和环境,丹灶和坛子都是炼丹的象征,而寒花和夜月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和冷清。 最后,“樵客若能随洞里,回归人世始应悲”是诗的结尾,也是诗人对诗中人物的期待和感慨。如果樵夫能够跟随他进入仙境,那么他可能会开始理解并悲哀于人世间的生老病死。这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追求仙道的人的生活和心境,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人世无常的感慨。它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