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君出空陵,梅诗氏独不喜。 祝黄世通家,於此更訾毁。 暇日扣我门,相与求正始。 敢述过庭闻,用告二三子。 节拍贵详缓,言语戒浮靡。 无因内金盘,遂厌古罍洗。 无惑变徵声,雅乐成逆耳。 譬如学书人,牵率宗二米。 一观繇羲帖,弃走却千里。 九方相神骏,肯与骊黄齿。 纷纷稗官说,而昧洙泗理。 世事难具陈,岂必在文士。 不鼓无成亏,吾欲师昭氏。 | 
| 这首诗是作者对孙君的一首赠诗,表达了对其诗歌创作的欣赏与肯定。从诗歌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孙君的诗歌评价较高,对其独特的风格表示赞赏。同时,也通过比喻、类比等手法,将孙君的诗歌与其他诗人进行了比较,突出其特色和优点。 首先,作者在诗中强调了诗歌的节拍、言语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敬重和热爱。他指出,诗歌应该详缓地节拍,避免浮靡的语言,不应该内金盘而厌古罍洗,不应该变徵声而影响雅乐。这些观点体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 其次,作者通过比喻、类比等手法,将孙君的诗歌与其他诗人进行了比较。他以学书人牵率宗二米为例,说明孙君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不会被别人的观点所影响,而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作者还以九方马神骏为喻,赞扬孙君的诗歌能够脱颖而出,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最后,作者批评了当今社会上的稗官说法,指出这些说法已经失去了洙泗之理,成为了毫无意义的东西。他认为世事难具陈,并不一定需要文士来说明。他认为在对待事物上应该审时度势,而不是被虚浮的名声所影响。作者认为在处理事物上不要因为是否圆满成功而改变初衷,自己愿意以昭氏为榜样来作为行动准则。 整首诗中,作者通过对孙君诗歌的评价和对当今社会现象的批评,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看法和态度。通过比较和类比的手法,突出孙君的独特风格和优点,也提醒人们在面对事物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态度。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孙君的赞美和肯定,也是对诗歌创作的敬重和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