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月二日游江会宝历寺》

昔年张复之,来乘寇乱馀。
三春虽宴赏,四野忧艰虞。
遂移踏青会,登舟恣游娱。
戒备渐解弛,人情悉安舒。
垂兹五十年,材哲不敢逾。
愚来再更朔,遽及仲春初。
彩舵列城隈,画船满江隅,轻桡下奔濑,从舆临精庐。
因思贤守事,所作民乃孚。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张复之昔年乘乱宴赏、忧四野,而今踏青会登舟恣游、垂五十年材哲不敢逾;愚来再更朔,民始孚贤守的事迹的赞美诗。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叙述了这一故事,其中前四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张复之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首先描写了张复之昔年乘乱宴赏、忧虞四野的情景,然后通过“遂移踏青会,登舟恣游娱”的描写,展现了张复之的豁达和乐观精神。接着,作者又通过“戒备渐解弛,人情悉安舒”的描写,表达了张复之在治理地方上的成功之处。最后,作者通过“垂兹五十年,材哲不敢逾;愚来再更朔,民始孚贤守”的描写,表达了对张复之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流畅,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赞美诗。同时,也通过作者的艺术手法和描述,让读者深刻了解了张复之的优秀事迹和高尚品德。因此,这首诗也成为了当时和后世传颂的佳作之一。 此外,诗中的“乘寇乱馀”、“材哲不敢逾”、“愚来再更朔”等词汇,也富有诗意的形象性,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张复之的处境和性格特点。同时,“彩舵”、“画船”、“轻桡”等词语,也展示了江上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
创作背景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月二日游江会宝历寺》是宋代文人田况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成都二月二日游江会宝历寺的盛况。根据诗歌的内容,我们可以推测一些创作背景。 首先,田况可能是在成都生活或游览时,亲身感受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对成都的美景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其次,二月二日是中国传统的“龙抬头”节日,古人认为这一天是龙神升天的日子,因此会有一系列的祭祀和庆祝活动。田况可能是在参与了当地的庆祝活动后,受到了启发,创作了这首诗。 此外,宝历寺作为成都的一座名刹,可能也是田况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他可能对佛教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通过描绘寺庙的庄严和神秘,来表达对宗教文化的尊重和敬仰。 综上所述,田况的《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月二日游江会宝历寺》的创作背景可能包括他对成都文化的感受、参与当地庆祝活动的经历以及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相关诗词
  • 1
    [唐]
    南山开宝历,北渚对芳蹊。
    的历风梅度,参差露草低。
    尧樽临上席,舜乐下前溪。
    任重由来醉,乘酣志转迷。
  • 2
    [宋]
    英荚才开六,宝历已当千。
    人间收尽繁溽,凉意入虞弦。
    尽道荐衡交剡,更值生申佳节,喜色动闾阎。
    终夜望银汉,文宿贯台躔。
    定燕秦,封晋魏,信当然。
    处处红莲开幕,曹掾岂能淹。
    见说玉堂飞诏,已许金闺通籍,蓬岛伴神仙。
    来岁寿卮酒,应醉御炉烟。
  • 3
    [宋]
    寺久荒寂无足往,念有子厚弥陀碑。
    独趋一里转岩腹,剥粉败赤逢门楣。
    亭亭故碑亡旧主,覆以老屋疏且欹。
    常嗟古人不可见,尚喜书志存於斯。
    世言书字出心画,体制类彼人所为。
    子厚少年颇疏隽,字合飘逸往不覊。
    胡为气质反端厚,至今观者多有疑。
    或云彼以窜逐久,志气软熟非前时。
    或云高才尚薄世,故独立法无所师。
    吾嗟世俗日无理,好恶不正论苦卑。
    臆决万事岂独此,此书何媿人不知。
    碑阴三百四十字,疏瘦劲丽何精奇。
    九十二人姓名具,陈绩宝历元年题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