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满江红·倾国精神》

倾国精神,娇无力、亭亭向谁。
还知否,羞沈月姊,妒杀风姨。
满地胭脂春欲老,平池翡翠水新肥。
只花王、富贵占韶光,真绝奇。


香暗动,人未知。
翻玉拍,度金衣。
任轻红殷紫,对景偏宜。
闻道洛阳夸此地,因思京国太平时。
向沈香亭北按新词,乘醉归。
作品赏析
这首词借牡丹花自况,借赞叹牡丹之富贵,抒发了词人胸中的激昂慷慨之情。此词的结构紧凑,笔力迅捷,上下自然流转,不枝不蔓。作者对各种景物的刻画是十分精致的。以亭亭独立的荷花衬托牡丹的秀美,用翡翠和水新肥形容初春的景色,不繁不冗恰到好处。作者的词品颇高,虽是盛赞牡丹,但对荷花和春色也毫不在意,不斤斤计较,这也是很高明的做法。 上片开首即写牡丹的风姿神态:“倾国精神,娇无力。亭亭向谁?还知否,羞沈月姊,妒杀风姨。”以美人喻花,说牡丹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她娇弱无力,娉娉婷婷。这样的描写很符合牡丹花盛开的形象。“还知否”以下三句则一转,说尽管如此,牡丹却淡然处之,不屑与月姊为伴,更不屑妒忌春风得意百花。这里实际上隐含着词人的身世之感。李清照早年即有“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她所指的心“可寒”当指当时那些炙手可热的权贵。在词中用来喻花,真是绝妙无双! 接下来“满地胭脂春欲老,平池翡翠水新肥。”二句描绘春老花残的景象,调子虽有些凄凉,但翠绿的叶子更显生机勃勃。“只花王、富贵占韶光,真绝奇”,极写牡丹之富贵艳丽。 下片则运用抑扬的手法,“香暗动”三句由赞美花转为赞美人。当牡丹盛开时,香气四溢,人被淹没在香气之中。“人未知”三句承上意写人们只知欣赏花开之艳丽,而不知其所以美。 过片后三句由抑而扬,说当牡丹凋零时虽然失色不少,但在初春的影响却十分大。这些语句中所包含的赞美之情都极为强烈。“任轻红殷紫”三句说任凭红殷殷的夭桃、紫盈盈的踯躅(一作兰)如何争奇斗艳(“轻红殷紫”即“夭桃秾李”),也只有在风和日丽时对景自赏而已。“闻道洛阳夸此地”,是说此地牡丹虽好(洛阳牡丹甲天下),可惜无人作伴,有美不自赏也。“向沈香亭北按新词”二句说应把此地当作洛京(此处即指汴京),把此地的一草一木当作花木繁茂的沈香亭北(李白《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等句即写此处),且到此地醉酒新词。词至此结露本旨,也结束了上片牡丹“富贵占韶光”的赞誉。 此词艺术造诣确如王灼所评:“清丽其词,端庄其体,而兼疏荡隽永之致。”尤其是对花之作可谓善状花木形神之妙。对作者当时怀才未遇之感也流露出来。花木无情,而人有情,这正是词人的高明之处。最后以醉酒新词自我解嘲泄愤,看似放达不羁,其实却是极为感伤的。 全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又不离自我形象、自我心情。上片赞美牡丹风姿神态和富贵气象;下片则抑扬顿挫地表达了作者自负才情、惜才不遇心情。笔调含蓄蕴藉又活泼自然。境界开阔高远。虽是赞美牡丹之作但对我们理解作者早年经历和情感具有重要价值。
创作背景
赵以夫的词《满江红·倾国精神》是一首表达爱国情感的作品,其创作背景与当时国家的危急形势和民族矛盾有关。以下是该词的一些创作背景信息: 1. 时代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宋朝,当时国家面临着外敌入侵的威胁,民族危机深重。赵以夫作为一位爱国词人,通过词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担忧。 2. 词人经历:赵以夫本人曾担任过一些官职,对国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他的词作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民族精神的颂扬。 综上所述,赵以夫的《满江红·倾国精神》是在国家危急形势下,词人通过词作表达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的作品。
相关诗词
  • 1
    [宋]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 2
    [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3
    [宋]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
    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