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寒夜闻霜钟》

霜钟初应律,寂寂出重林。
拂水宜清听,凌空散迥音。
舂容时未歇,摇曳夜方深。
月下和虚籁,风前间远砧。
净兼寒漏彻,闲畏曙更侵。
遥相千山外,泠泠何处寻。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霜钟应律、钟声在树林中回荡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静谧环境的向往。 首联“霜钟初应律,寂寂出重林”,诗人用“霜钟”象征秋天的来临,用“初应律”描述钟声应和季节的变化。霜钟在寂静的环境中缓缓响起,穿透重重树林,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深秋的静谧画面。 颔联“拂水宜清听,凌空散迥音”进一步描绘了钟声的特质。水面上飘拂的钟声清澈动听,高空中散发的钟声悠远回荡。这里,“宜”和“散”两个动词用得十分巧妙,形象地描绘了钟声的轻盈和悠扬。 颈联“舂容时未歇,摇曳夜方深”描述了钟声在夜深人静时仍然持续不断,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诗人用“舂容”形容钟声的节奏感,用“摇曳”形容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氛围。 尾联“月下和虚籁,风前间远砧。净兼寒漏彻,闲畏曙更侵”,诗人通过描绘月下虚籁、风中远砧等声音,进一步烘托出钟声的清净和深远。同时,“净兼寒漏彻,闲畏曙更侵”也表达了诗人对静谧环境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钟声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静谧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声音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世界,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创作背景
《寒夜闻霜钟》是唐代文人郑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寒夜寂静,霜钟悠扬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寂静夜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寥的情感。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自然环境的启示:诗人可能在某个寒冷的夜晚,听到远方的钟声,感受到霜降的寒意,从而产生了创作灵感。 2. 个人经历的映射:诗人可能通过寒夜和霜钟的意象,表达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寥,或者是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3. 唐代文化的熏陶:唐代是诗歌繁荣的时代,诗人可能受到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请注意,以上只是对《寒夜闻霜钟》创作背景的一些推测,具体创作背景可能还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作品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关诗词
  • 1
    [宋]
    霜钟清彻隔村闻,南渡横塘晓色分。
    浅浅溪流涵白石,微微山路入青云。
    劳生已负林泉约,薄宦空增世俗纷。
    见说定香无受想,为祛尘惑借余熏。
  • 2
    [唐]
    霜钟鸣时夕风急,乱鸦又望寒林集。
    此时辍棹悲且吟,独向莲华一峰立。
  • 3
    [宋]
    霜钟侵漏急,相吊晓悲浓。
    海客传遗偈,林僧寫病容。
    漱泉流落叶,定石集鸣蛩。
    回首云门望,残阳下远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