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岂离而今这皮袋,心法无形如大海。
汪洋不宿死尸骸,万古腾辉无变改。
作品赏析
这首诗《岂离而今这皮袋,心法无形如大海。汪洋不宿死尸骸,万古腾辉无变改。》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皮袋为喻,探讨了人生的真谛。 首两句“岂离而今这皮袋,心法无形如大海。”中,“皮袋”是一个象征,代表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而“心法无形”则暗示了真理或智慧无形且超越物质的形式。这里诗人暗示我们,我们的身体(皮袋)并非真实的本质,真正的本质是无形、无固定形态的。就如大海,它不是我们所看到的海洋,而是包容、容纳万千的广阔无垠的精神领域。 接下来的两句“汪洋不宿死尸骸,万古腾辉无变改。”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这里,“汪洋”象征着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的智慧海洋,“不宿死尸骸”则暗示了真理或智慧并不固定在某个地方,而是流动、变化、发展的。同时,它也寓意着只有那些真正理解并接纳这种流动变化的人,才能在其中找到自我,获得永恒。最后一句“万古腾辉无变改”强调了真理或智慧的永恒性,无论时间如何流转,它始终如一,永不改变。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它鼓励我们要超越皮袋的束缚,去追求那无形、流动、永恒的真理。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真正的自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经历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值得我们深思和体验。
相关诗词
  • 1
    [清]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 2
    [宋]
    尘埃谁复识瞿野,高座风生玉麈谈。
    露浥芙蓉心与净,香浮檐卜鼻先参。
    杜陵托兴歌茅屋,山谷留情赋草庵。
    试叩禅关闻密语,前三三与后三三。
  • 3
    [宋]
    双树林间结草庵,拈花一笑拜瞿昙。
    玄风像栗餐亭午,堂下门徒且放参。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