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乌目山五题·兴福寺》

云门十里长,殿塔明朝阳。
半夜风雨至,满山松桂香。
清猿啸远壑,好鸟鸣虚廊。
尘土斯可濯,胡为语沧浪。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山水之清幽、雅静,抒发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清雅生活的向往。 “云门十里长,殿塔明朝阳。半夜风雨至,满山松桂香。”短短数句,就将云门山的宏伟和清幽表现得淋漓尽致。云门山十里蜿蜒,山上殿塔在朝阳的照耀下清晰可见,这一句给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画面。然而,好景不长,半夜时分风雨突至,满山的松树和桂花散发出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又形成了一个对比,使读者对这座山的美丽有了更深的感受。 “清猿啸远壑,好鸟鸣虚廊。”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声音之美。猿猴在远处的山谷中长啸,鸟儿在空旷的走廊中鸣叫,这些声音给山中增添了几分生动和活力。 “尘土斯可濯,胡为语沧浪。”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尘土的厌倦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诗人觉得这里可以洗涤尘土,为何还要去谈论沧浪的污浊呢?这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然、清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山水之清幽、雅静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清雅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乌目山五题·兴福寺》是宋朝诗人李堪的诗作。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李堪的生活时代:李堪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创作极为丰富的时代。 2. 地理环境:乌目山是诗作的地点背景,这可能对诗人的创作心境产生了影响。同时,兴福寺作为乌目山上的一座寺庙,其环境、历史和文化背景都可能成为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 3. 诗人的个人经历:李堪的个人经历,包括他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都对他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乌目山五题·兴福寺》的创作背景是李堪在宋朝的文化背景下,结合乌目山和兴福寺的地理环境,以及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产生的诗歌创作。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诗人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相关诗词
  • 1
    [宋]
    峨峨乌目山,曾临贵侯宅。
    重房昔珠翠,峻宇焕金碧。
    泉激晨霞明,松摇暮云白。
    宜尔山中人,日轮自朝夕。
  • 2
    [宋]
    久闻胜地有莲宫,乘兴来游杖瘦筇。
    庭老樛枝翠璎珞,地生并蒂玉芙蓉。
    飞仙何意来题柱,开涧当年想斩龙。
    归骑回看楼阁处,云深隐隐度疏钟。
  • 3
    [宋]
    兴福相传古道场,杖藜乘兴访支郎。
    案翻梵贝烟消篆,院寂棋声日转廊。
    玉版参师多古意,石梅问讯几时香。
    禅家识得诗风味,清供杯茶熟煮汤。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