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画松》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作品赏析
【注释】:
 好的艺术品往往具有一种褫魂夺魄的感召力,使观者或读者神游其境,感到逼真。创作与鉴赏同是形象思维,而前者是由真到“画”,后者则由“画”见真。这位盛唐诗僧景云(他兼擅草书)的《画松》诗,就维妙维肖地抒发了艺术欣赏中的诗意感受。

  一件优秀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很新鲜、强烈,令人经久难忘。诗的首句似乎就是写这种第一印象。“画松一似真松树”。面对“画松”,观者立刻为之打动,由“画”见“真”了,这该是何等样的妙品啊,“一似”二字表达出一种惊奇感,一种会心的喜悦,一种似曾相识的发现。

  于是,观画者进入欣赏的第二步,开始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联想,去玩味,去把握那画境。他陷入凝想沉思之中:“且待寻思记得无?”欣赏活动需要全神贯注,要入乎其内才能体味出来。“且待寻思”,说明欣赏活动也有一个渐进过程,一定要反复涵泳,方能猝然相逢。

  当画境从他的生活体验中得到一种印证,当观者把握住画的精神与意蕴时,他得到欣赏的最大乐趣: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这几乎又是一声惊呼。说画松似真松,乃至说它就是画的某处某棵松树,似乎很实在。然而未有过“天台访石桥”经历的读者,毕竟不知某松到底是什么样子,似乎又很虚。然而细加玩味,此松之精神俱在。

  这是从天台石桥的特定环境暗示出来的。“天台”是东南名山,绮秀而奇险,“石桥”是登攀必经之路。“石桥南畔第三株”的青松,其苍劲遒媚之姿,便在不言之中。由此又间接传达出画松的风格。这就是所谓虚处传神了。

  诗言画松之逼真,具体到石桥南畔“第三株”,又似乎过于指实。其实,“天台”、“石桥”在唐诗中几乎作为奇境胜地的同义语被广泛运用,此诗对此未必是实写。或者应该更为确切地说,是实事虚用而已。

  作为题画,此诗的显著特点在于不作实在的形状描摹,如“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龙甲虬髯不可攀,亭亭千丈荫南山”(王安石咏松诗句)一类,而纯从观者的心理感受、生活体验写来,从虚处传画松之神。既写出欣赏活动中的诗意感受,又表现出画家的艺术造诣,它在同类诗中是独树一帜的。

  (周啸天)
创作背景
**景云的《画松》的创作背景是松作为一种意象频繁出现在山水画和人物画中**。在唐朝,松树常常被单独描绘,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审美取向,人们对松树的喜爱和重视。这样的背景也为景云的《画松》提供了创作灵感。
下一首
《春日》
相关诗词
  • 1
    [唐]
    云湿烟封不可窥,画时唯有鬼神知。
    几回逢著天台客,认得岩西最老枝。
  • 2
    [明]
    道人近住支公古松下,梦与支公臂常把。
    所谈惟有《秋水篇》,所见即是当年马。
    将醒未醒闻马嘶,枕席才离眼复迷。
    来参法席谈奇梦,影乱朝霞众已齐。
    天花几散莲花顶,师即支公师未省。
    丹青老手乏神通,难画松间梦时景。
    日暮辞归乏筍舆,松花满脚路忘迂。
    负来斗粟施香积,此是贫家明月珠。
  • 3
    [明]
    顾君叔明善写松,妙趣直与韦偃同。
    片缣幅纸不易得,人争一睹清双瞳。
    玉岩上人即粲可,早跻十地成全功。
    禅房素壁耀霜雪,绘画未许来庸工。
    叔明对此役意匠,捉笔跳叫声摩空。
    须臾貌作老蛟影,毫端瞥若回腥风。
    隔座时疑翠涛响,钩帘日讶玄云封。
    宿鹤已去落花尽,庭前细雨春濛濛。
    老夫寻幽适相过,览之便觉心神融。
    酒酣信手为长句,醒愧涴花溪上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