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蔡邕》

琴遇知音始可调,卓非善听亦徒劳。
早知应聘终罹祸,罪死何如节死高。
作品赏析
这首诗《琴遇知音始可调,卓非善听亦徒劳。早知应聘终罹祸,罪死何如节死高》是一首表达音乐、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的诗。它强调了知音的重要性,对善听者的期待,以及对选择不同道路的道德思考。 首先,“琴遇知音始可调,卓非善听亦徒劳。”这两句诗描绘了音乐的交流和共鸣。琴,作为一种象征,代表了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只有遇到懂得欣赏和理解的知音,琴声才能被正确地理解和欣赏,达到真正的共鸣。如果遇到的不是善听者,那么琴声就可能被误解或浪费。这反映了诗人对理解和欣赏的重视,以及对人际关系中沟通与理解的期待。 “早知应聘终罹祸,罪死何如节死高。”这两句诗则转向了道德和选择的思考。如果早知道应聘会带来祸患,那么选择以节操高洁而死,可能比屈从于不义而死更有尊严。这里表达了对道德标准和原则的坚守,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知音的期待,对善听的赞赏,以及对道德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理解和欣赏的重要性;在面临选择时,我们应该坚守道德原则,珍视生命价值。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诗词
  • 1
    [唐]
    纶阁九华前,森沈彩仗连。
    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
    霜满朝容备,钟馀漏唱传。
    摇珰陪羽扇,端弁入炉烟。
    麟笔删金篆,龙绡荐玉编。
    汲书荀勖定,汉史蔡邕专。
    御竹潜通笋,宫池暗泻泉。
    乱丛萦弱蕙,坠叶洒枯莲。
    列署齐游日,重江并谪年。
    登封思议草,侍讲忆同筵。
    沧海风涛广,黝山瘴雨偏。
    唯应缄上宝,赠远一呈妍。
  • 2
    [宋]
    暗喜莲峰作近邻,拨开云雾见师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
    唐李监应留后迹,汉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继踵无徒弟,笔法收藏在渭滨。
  • 3
    [宋]
    自非易寒暑,示始解衣襟。
    不谓母疾久,三年惟一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