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闻高阳路警报》

上郡连烽火,河阳更羽书。
丘戈连岁扰,老病一身余。
警哨无安枕,忧危有报疏。
名山犹未卜,何处好閒居。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整首诗的格调较为沉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首句“上郡连烽火,河阳更羽书”,描述了战争的紧张和频繁。上郡和河阳都是战火纷飞的地区,不断地有报警的烽火和羽书传来。这种战争的紧张气氛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其次,“丘戈连岁扰,老病一身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年老体弱却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无奈。连年的战乱让作者感到忧虑,而自身疾病缠身,更是让他感到无力。 “警哨无安枕,忧危有报疏”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紧张和不安。作者无法安然入睡,因为警报不断,危险未除。这种担忧和恐惧,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最后,“名山犹未卜,何处好閒居”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作者对于是否能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定居仍未可知,对于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助。这种无奈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战争的紧张、作者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的格调较为沉重,但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创作背景
《闻高阳路警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日本侵略者轰炸高阳路**的事件。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在诗中,诗人描述了警报响起时的恐慌场景,以及人们逃生避难的无奈和悲愤。同时,诗人也借诗表达了对英勇抗战的将士们的敬意和赞美,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风貌。
上一首
《南塘》
相关诗词
  • 1
    [先秦]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唯 通:惟)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2
    [唐]
    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绕亭台。
    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
    茭叶深深埋钓艇,鱼儿漾漾逐流杯。
    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
  • 3
    [南北朝]
    夏后乘两龙。
    高会在帝台。
    荣光河雒出。
    白云苍梧来。
    侍御多贤圣。
    升降有羣才。
    四时有变化。
    盛明不徘徊。
    高阳邈已远。
    竚立谁语哉。
郭崇仁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