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王岩起乐斋三首》

我亦云根结小房,年来与世略相忘。
定知可蜕纷华事,不及弦歌气味长。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然恬静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纷扰世俗的淡漠,以及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首句“我亦云根结小房”中,诗人以“云根”喻指隐居之所,展现了他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次句“年来与世略相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淡漠,他在年来的时间里,渐渐忘却了世间的纷扰。 第三句“定知可蜕纷华事”,诗人用“蜕”字形象地表达了对繁华世事的摆脱,显示出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结句“不及弦歌气味长”,以“弦歌”代表清雅的生活情趣,以“气味长”表达对这种生活的享受,与纷华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淡漠,以及对于清静雅致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题王岩起乐斋三首》是宋朝诗人刘子翚的诗作,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到宋朝的社会文化背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词作为当时文人表达情感、思想的重要载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因此,刘子翚的诗歌创作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 其次,这首诗是题写在王岩起的“乐斋”上的,乐斋作为一种文人书斋,通常是文人雅士吟咏风月、抒发情怀的地方。因此,这首诗的创作也与乐斋这个特定的场所有关,可能反映了刘子翚对乐斋环境的感受和对王岩起人格风范的赞赏。 最后,我们还需考虑到刘子翚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他的个人经历、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都会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题王岩起乐斋三首》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宋朝的文化背景、乐斋的场所特性以及刘子翚个人的思想感情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1
    [宋]
    昔闻信都侯,尝作画舫斋。
    空户两向辟,樽席长对排。
    左顾树若岸,右盼堵成崖。
    既无风波虞,但与物景谐。
    一从信都去,来者趣意乖。
    屋室改库厩,花木为薪柴。
    君当访甚迹,更葺安旧牌。
    记石傥尚在,尘土加洗揩。
    然後酿井泉,吟醉前人偕。
    寄言灵河守,高此别乘怀。
  • 2
    [宋]
    欢悰挽不来,愁思推不去。
    达人方寸地,固自有乐处。
    得非山林欤,或用诗酒故。
    一朝不在眼,便觉少佳趣。
    人言颜子乐,瓢饮映蔬茹。
    何曾梦见渠,浪自起欣慕。
    此君与天游,于物初不寓。
    携持小斋名,扁榜随所住。
    要知真乐事,未省离跬步。
    我亦欲睎颜,从君尚能屡。
  • 3
    [宋]
    镜湖淮渎旧刺史,庐阜赤城新使君。
    敢持汤饼一取饱,更用尊酒重论文。
    玉川遣奴致双鲤,吏部呼儿书八分。
    不如哦君七字句,举首看度南山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