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翁不咄咄,琅然寄枯琴。 倘无枯琴寄,孰表吾之心。 形忘岂知病,道在宁复今。 龙蟠老樟下,觱发摇长音。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中的老翁,借琴寄情,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语言流畅,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首句“病翁不咄咄,琅然寄枯琴”,以病翁为主角,形象生动,通过“不咄咄”一词,展现出病翁的沉静与坚韧。而“琅然寄枯琴”则表现出病翁通过琴声来寄托情感,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倘无枯琴寄,孰表吾之心”,进一步表达了琴在病翁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琴不仅是他情感的寄托,也是他心灵的出口。 “形忘岂知病,道在宁复今”这两句则更加深入地表现了病翁的心境。他忘却了肉体的疾病,专注于精神的追求,体现了道家的超脱与豁达。 最后,“龙蟠老樟下,觱发摇长音”,以龙蟠老樟的形象结束,既与开头的病翁形象相呼应,又通过“摇长音”一词,让人想象出琴声的悠扬,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病翁寄情于琴为主线,深入地探讨了生活、疾病、精神追求等主题,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