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云际会刘致中》

红绡千树桃,雪谷万株李,柘叶青青如鼠耳。
横山渡品浪成堆,认得刘郎般子来。
物情时事不须说,且喜新岁同衔杯。
少年鼻哂轻流俗,敛锐收豪今碌碌。
敝裘常带客尘缁,双鬓不如春草绿。
东风吹愁入我心,使我啸叹成悲吟。
问君底事久留此,曷不联镳归故林。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意象和情感的诗,让我们一步一步来赏析。 首先,诗的前四句“红绡千树桃,雪谷万株李,柘叶青青如鼠耳。横山渡品浪成堆。”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诗人用红绡来形容千树桃花的艳丽,用雪谷来形容万株李花的洁白,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繁花似锦。柘叶青青如鼠耳,这个比喻独特而生动,使画面更加鲜活。横山渡品浪成堆,这一句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展现了春天的力量与生机。 接着,“认得刘郎般子来。物情时事不须说,且喜新岁同衔杯。”刘郎般子来,这里的刘郎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见到故人的喜悦。物情时事不须说,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纷扰的淡漠,而更加注重与故人共度新年的快乐。 然后,“少年鼻哂轻流俗,敛锐收豪今碌碌。敝裘常带客尘缁,双鬓不如春草绿。”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少年时光的回忆和感慨。曾经的少年英勇无畏,嘲笑流俗,而如今却收敛了锋芒,碌碌无为。敝裘常带客尘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旅途的辛苦,双鬓不如春草绿,则是对岁月无情的感叹。 接着,“东风吹愁入我心,使我啸叹成悲吟。问君底事久留此,曷不联镳归故林。”东风吹愁入我心,这句话将诗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界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问君底事久留此,曷不联镳归故林,则是诗人对朋友的询问和邀请,希望他能与自己一起回到故乡。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人的情感流露自然,语言生动,让人感受到一种真挚而深沉的情感。
创作背景
《云际会刘致中》是宋朝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首先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诗人刘子翚的生活时代和背景:刘子翚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创作极为活跃的时代。同时,刘子翚的家族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对他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2. 标题和诗歌内容:《云际会刘致中》这个标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与“云际”和“会刘致中”有关。“云际”可能寓意着高处、远方或者仙境等意象,而“会刘致中”则表明这是诗人与刘致中的一次相会。 3. 诗歌风格和情感:通过分析诗歌的风格和情感,可以推测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和背景。例如,诗歌是否表现出欢快、激昂、忧郁或沉思等情感。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云际会刘致中》的创作背景与诗人刘子翚的生活时代、家族文化,以及他与刘致中的相会经历等有关。要获得更详细的创作背景,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解读和文献资料。
相关诗词
  • 1
    [唐]
    日落沧江晚。
    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
    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
    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
    地险碧流通。
    古木(一作树)生云际。
    孤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
    客思坐何穷。
  • 2
    [唐]
    我有一腹空谷虚,言之道有又还无。
    言之无兮不可舍,言之有兮不可居。
    谷兮谷兮太玄妙,神兮神兮真大道。
    保之守之不死名,修之炼之仙人号。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长生。
    本不远离,身还不见。
    炼之功若成,自然凡骨变。
    谷神不死玄牝门,出入绵绵道若存。
    修炼还须夜半子,河车般载上昆仑。
    龙又吟,虎又啸,风云际会黄婆叫。
    火中姹女正含娇,回观水底婴儿俏。
    婴儿姹女见黄婆,儿女相逢两意和。
    金殿玉堂门十二,金翁木母正来过。
    重门过后牢关锁,点检斗牛先
  • 3
    [唐]
    历历东井舍,昭昭右掖垣。
    云际龙文出,池中鸟色翻。
    流辉下月路,坠影入河源。
    方知颍川集,别有太丘门。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