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行已办百枝扶,况有溪山近故庐。 水碧山光都几许,道人著眼恰无余。 |
|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性和自然美感的诗。让我们逐句进行赏析: 首句“幽行已办百枝扶”,这里描绘了一种幽静的行程,诗人已经在百枝的扶持下前行。这个“百枝扶”的意象,既表现了自然的扶持与帮助,又带有一种人生的艰难前行的意味。 次句“况有溪山近故庐”,这里的“况有”二字承上启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行程环境。诗人在行进中,还有溪流和山峦陪伴,而且接近他的故居。这句诗充满了自然的美感和诗人对故居的怀念之情。 然后,“水碧山光都几许”,诗人提问,究竟有多少碧水山光的美景呢?这个提问引人深思,让人意识到自然之美的无穷无尽。 尾句“道人著眼恰无余”,这里的“道人”指的是有道之人,也就是诗人自己。“著眼恰无余”意味着诗人用全身心去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没有任何遗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全身心的投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幽行为线索,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自我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热爱。诗中的哲理性和自然美感交织在一起,使人读后深受启发和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