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温其雪》

侵凌腊尾近春前,冻色冥冥不见天。
一洗氛埃终自洁,暗催花柳为谁妍。
单衣窭巷无朝爨,垂箔高门有醉眠。
闻道江头消息好,玉旌瑶帜满楼船。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寒冬将尽,春意渐生的诗。诗中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沉的思考,描绘了季节交替时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首联“侵凌腊尾近春前,冻色冥冥不见天。”描述了冬天的尾声,春天的开始,天色仍旧昏暗,寒冷的气氛仍然笼罩着大地。这里用“侵凌”形容冬季的严寒,用“冻色冥冥”描绘出天色暗淡,一片寒冷的景象。 颔联“一洗氛埃终自洁,暗催花柳为谁妍。”中,诗人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表达一种自洁和新生的过程。冬天的寒冷清洗了空气中的尘埃,而春天的到来则催生了花柳的盛开。这里的“为谁妍”表达了一种无私的美,花柳的盛开并不是为了取悦谁,而是自然的生机和活力的体现。 颈联“单衣窭巷无朝爨,垂箔高门有醉眠。”则通过对比反映了社会的贫富差距。贫穷的人住在简陋的巷子里,连早饭都做不起,而富贵人家的大门垂着帘子,里面的人正在醉酒沉睡。这一对比,凸显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 尾联“闻道江头消息好,玉旌瑶帜满楼船。”则带来了春天的好消息,江头传来了好消息,满楼的船只上挂着玉制的旗帜。这一联充满了希望和生机,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将带来新的开始和希望。 整首诗以冬天的尾声和春天的开始为背景,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切。
创作背景
《次韵温其雪》是宋朝诗人刘子翚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一场大雪有关。诗人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诗中,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和贴切的比喻,将雪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才华。此外,从诗题中的“次韵”可知,这首诗是依照别人诗中所使用的韵脚来进行创作的,这种创作方式在古代诗歌中比较常见。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