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子静》

有约来何晚,行吟溯远风。
老怀清似水,双鬓乱如蓬。
晤晤非无得,疏慵政略同。
秋来湖上集,只是欠单公。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湖边集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到的期盼与等待,同时也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感慨。 首联“有约来何晚,行吟溯远风”,以质问的方式表达出诗人对友人未能按时到达的期盼与焦急。诗人在湖边行走,迎着远方的风,沉浸在期待与思索之中。 颔联“老怀清似水,双鬓乱如蓬”,则通过比喻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诗人的心怀清澈如水,表现出他的高尚品质和纯洁心灵。而双鬓乱如蓬,则展示了他的风霜岁月和人生沧桑。 颈联“晤晤非无得,疏慵政略同”,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他与朋友聚会的目的并非一无所获,而是通过交流寻求心灵上的满足和共鸣。然而,他们也承认彼此都有些懒散和疏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的豁达和自省。 尾联“秋来湖上集,只是欠单公”,这里诗人再次点题,强调了这是一个秋天的湖上集会,而唯一的遗憾是友人单公未能到场。这一联既呼应了首联的期盼,也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秋天的湖边集会,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也赋予了诗歌更丰富的内涵和美感。
创作背景
《寄子静》是宋朝诗人刘子翚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刘子翚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国家经常遭受外敌的侵略,内乱也频繁发生。这样的社会环境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寄子静》这首诗中,刘子翚表达了对友人子静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展现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综上所述,《寄子静》的创作背景包括诗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以及诗人对友人子静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等情感因素。
相关诗词
  • 1
    [唐]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2
    [唐]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鸳鸯暖卧沙浦,鸂鶒闲飞橘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沈沈。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 3
    [唐]
    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
    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
    聚散已悲云不定,恩情须学水长流。
    有花时节知难遇,未肯厌厌醉玉楼。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