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俞振宗南游》

手扶藜杖出南园,不向妻孥告一言。
白发被肩过浙水,青山回首隔吴门。
平芜客路何时尽,乔木人家几处存。
此去越中怜岁暮,绨袍应见故人恩。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扶杖出行的老者,表现出了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岁月流逝的感叹。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象,下面我们来一一赏析。 首句“手扶藜杖出南园,不向妻孥告一言。”描绘了一个老者扶着手杖离开家园,却不向家人告别一幕。“藜杖”象征着老者的年龄和身份,“不向妻孥告一言”则表现出他的内心苦闷和无法言喻的离别之情。 第二联“白发被肩过浙水,青山回首隔吴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老者的悲凉与孤寂。白发被肩,青山隔别,一方面展示了岁月的痕迹,另一方面也突显了离乡之远,回乡之难。 第三联“平芜客路何时尽,乔木人家几处存。”通过对旅途和家乡的描绘,表现了老者对漫长旅途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平芜客路何时尽”反映了老者对旅途艰辛的感叹,“乔木人家几处存”则引发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忆。 最后一联“此去越中怜岁暮,绨袍应见故人恩。”通过对目的地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老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怜岁暮”表现了老者对岁月流逝的悲哀,“绨袍应见故人恩”则表达了他对故人情谊的怀念和期待。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老者扶杖出行,不告而别,长途跋涉,思乡念旧等情节的描绘,展示了人生的艰辛和无奈,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人的深深眷恋。
创作背景
《送俞振宗南游》是明朝文学家吴宽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从诗题《送俞振宗南游》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吴宽的好友俞振宗即将南下,诗人为了表达友情和祝福,写下了这首诗。其次,明朝时期,文人游历江南是十分常见的事情,江南的秀美风光和丰富的人文环境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因此,俞振宗的南游也可能是一种文人传统的体现。 综上所述,《送俞振宗南游》的创作背景是吴宽送别好友俞振宗南下,同时反映了明朝文人游历江南的传统。
相关诗词
  • 1
    [宋]
    举宗南渡日,相恃得元戎。
    谱系通江左,家声愧洛中。
    一捧埋宝剑,三锡负彤弓。
    谁念辕门士,哀歌彻昊穹。
  • 2
    [明]
    千山万山重复重,烟岚草树深莫穷。
    高堂大轴示宽广,要以笔力夸奇雄。
    青红苍翠满缣素,缺处残碧分遥峰。
    虽云眼底供一快,未见阔远开心胸。
    历观画史每如是,意谓此法由来同。
    昨尝凌秋溯杨子,一舸缥缈乘长风。
    洪波吞天渺无际,出没但有孤轮红。
    中泠盘陀瞬息过,回首浮玉云涛中。
    乃知山水有佳处,到此始觉飞埃空。
    当时海岳应饱见,落墨便自超凡庸。
    不将层叠竞工巧,遂使气象齐鸿蒙。
    平生爱画惟爱此,苦恨妙法无能攻。
    九州之表有人物,意匠仿佛宗南宫
  • 3
    [宋]
    群家在何许,远与南城邻。
    画马不甚繁,门前无俗尘。
    有园废鉏治,绕舍皆荆榛。
    入夏益滋蔓,鬖鬖高没人。
    岂无旧桃李,芜杂与之均。
    谓言彼草木,於我奚疏亲。
    於问置取舍,岂得完天真。
    不若任其然,同受雨露仁。
    物性且不违,人心何缁磷。
    闭户不迎客,箕踞无冠巾。
    苟忘轩冕荣,何异巢居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