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桧柏性相似,安论不同形。 城南久移植,用以护幽亭。 桧也渐生粉,柏兮复垂铃。 幸非两石间,自足全余龄。 古槐虽老大,秋到即凋零。 园空霜雪冷,见此独青青。 |
|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生命感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几种不同的树木,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生命的坚韧。 诗的开篇“桧柏性相似,安论不同形。”,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虽然桧柏外形不同,但它们的本性是相似的。这里诗人或许在借物喻人,表达了对人性差异的理解和接纳。 接着诗人描绘了城南移植的桧柏,用以护卫幽静的亭子,这里的桧柏象征着守护和坚韧。而“桧也渐生粉,柏兮复垂铃。”则进一步描述了桧柏的生长状态和变化,展现了生命的进程和多样性。 “幸非两石间,自足全余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桧柏能够安然生长,而非被夹在石缝中的庆幸,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 然后诗人通过古槐的凋零和桧柏的青青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坚韧。“古槐虽老大,秋到即凋零。园空霜雪冷,见此独青青。”这一对比,使得桧柏的坚韧和生命力更加凸显。 整首诗以树木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的桧柏,既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坚韧、守护和生命力的体现。而古槐的凋零,则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生命、成长、衰老和死亡的深思。 此外,这首诗的韵味独特,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