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房圆戢戢,弄色翠娟娟。 摘实怜空的,方知雨露偏。 |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植物或果实的形态和采摘过程,同时寓含了对公平和雨露滋润的深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首句“分房圆戢戢”描绘了植物的果实分房而长,圆润而整齐。这里的“戢戢”用来形容果实圆润整齐的样子,给人以一种饱满和充实的视觉效果。 次句“弄色翠娟娟”则描述了果实的颜色。这里的“弄色”指的是果实颜色的变化,“翠娟娟”则用来形容果实色泽鲜绿、柔美而娇艳。这句诗给人一种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感觉。 第三句“摘实怜空的”描述了采摘果实的过程。诗人用了“怜”字,表达了对于未成熟的、空心的果实的怜爱之情。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万物的悲悯之心,对于生命的尊重。 最后一句“方知雨露偏”则寓含了深意。诗人通过观察和体验,意识到雨露的滋润并不均匀,有的果实得到了滋润,而有的却没有。这里的“偏”字,表达了雨露滋润的不公平性。同时,这首诗也让人思考,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可能也像雨露的滋润一样,难以完全避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植物果实的描绘和对采摘过程的叙述,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引发了对于公平和雨露滋润的深思。诗人的观察细致入微,情感丰富而深沉,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欣赏到诗意的画面,又能感受到诗人的哲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