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钱守青原瑞霭图》

青原台成知几春,倚栏但爱江山新。
那知遇事发奇秘,使君着眼惟忧民。
鲁台当年有故事,首验云黄期岁美。
凤翔仙伯记新亭,不志游观名雨喜。
纷纷烟霭何足祥,丰年上瑞不可忘。
江头白粲连万樯,賸与官家实太仓。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青原台景色的诗,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期盼丰收的愿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青原台成知几春,倚栏但爱江山新”描绘了青原台的春色和美丽的江山。诗人站在青原台上,凭栏远眺,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欣赏着江山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颔联“那知遇事发奇秘,使君着眼惟忧民”一转,表达了诗人遇到奇特的事情时,关注的是人民的疾苦。使君着眼忧民,表现了诗人的民本思想,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颈联“鲁台当年有故事,首验云黄期岁美”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鲁台的故事和云黄的期岁美,都寓意着丰收和美好的年景,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祝愿。 尾联“凤翔仙伯记新亭,不志游观名雨喜”再次回到青原台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降雨的喜悦之情。凤翔仙伯新建了亭子,不是为了游览观赏,而是为了表达对降雨的喜悦,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关注和敬畏。 整首诗通过描绘青原台的景色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关注和敬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民本思想和人民生活的关心。
创作背景
《钱守青原瑞霭图》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当时的社会环境、自然景观以及作者的情感体验。但是,由于历史记录的缺失,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创作背景。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更多地需要依赖于诗歌本身的内容和语言,以及对诗人周必大其他作品的了解。
相关诗词
  • 1
    [宋]
    浦月窥檐,松泉漱枕,屏里吴山何处。
    暗粉疏红,依旧为谁匀注。
    都负了、燕约莺期,更闲却、柳烟花雨。
    纵十分、春到邮亭,赋怀应是断肠句。
    青青原上荠麦,还被东风无赖,翻成离绪。
    望极天西,惟有陇云江树。
    斜照带、一缕新愁,尽分付、暮潮归去。
    步闲阶、待卜心期,落花空细数。
  • 2
    [宋]
    褭褭春幡,恰十日、又逢元夕。
    人正在、景清堂上,金樽娱客。
    蜡炬红摇花外竹,宝香清透边石。
    听儿童、父老说青原,东风国。
    平易政,人皆悦。
    真实念,天知得。
    想旌旗一路,又添春色。
    满眼变成金色界,举头身近琼楼月。
    问明年、何处著鳌山,蓬莱北。
  • 3
    [宋]
    先生名姓重金台,一路春风手挽回。
    黄阁自应调鼎去,青原犹为算舟来。
    雪晴和风千家满,云放天光万里开。
    毕竟济川须用楫,鞯车行看虎符催。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