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青原祖灯监寺屡问予久不入山写真戏题》

欲作青原挂搭僧,传闻米价逐时增。
绕腰三篾非难事,空腹何能念葛藤。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通过欲做青原挂搭僧的念头,表达了作者在追求精神满足与物质生活的压力之间的挣扎。首句“欲作青原挂搭僧”展现了作者对青原挂搭僧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代表着一种精神追求和超脱世俗的欲望。然而,次句“传闻米价逐时增”则将现实生活的压力摆在眼前,米价的增长象征着物质生活的艰难。 末两句“绕腰三篾非难事,空腹何能念葛藤。”则以生动的形象,进一步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绕腰三篾,形容挂搭僧的生活清贫,但这对作者来说并不是难事,表现出他对精神追求的坚定。然而,“空腹何能念葛藤”一句则又突显出,在物质生活匮乏的情况下,精神追求也难以维持。 整首诗巧妙地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作者在追求精神满足与面对物质生活压力之间的矛盾和挣扎,表达了生活的无奈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青原祖灯监寺屡问予久不入山写真戏题》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作者与青原祖灯监寺的交往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周必大与青原祖灯监寺相识,并多次被邀请入山,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这可能引发了周必大的感慨和思考,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在诗中,周必大通过戏谑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未能入山的遗憾,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友谊、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这首诗可能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念。 综上所述,《青原祖灯监寺屡问予久不入山写真戏题》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周必大与青原祖灯监寺的交往以及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相关诗词
  • 1
    [宋]
    浦月窥檐,松泉漱枕,屏里吴山何处。
    暗粉疏红,依旧为谁匀注。
    都负了、燕约莺期,更闲却、柳烟花雨。
    纵十分、春到邮亭,赋怀应是断肠句。
    青青原上荠麦,还被东风无赖,翻成离绪。
    望极天西,惟有陇云江树。
    斜照带、一缕新愁,尽分付、暮潮归去。
    步闲阶、待卜心期,落花空细数。
  • 2
    [宋]
    褭褭春幡,恰十日、又逢元夕。
    人正在、景清堂上,金樽娱客。
    蜡炬红摇花外竹,宝香清透边石。
    听儿童、父老说青原,东风国。
    平易政,人皆悦。
    真实念,天知得。
    想旌旗一路,又添春色。
    满眼变成金色界,举头身近琼楼月。
    问明年、何处著鳌山,蓬莱北。
  • 3
    [宋]
    先生名姓重金台,一路春风手挽回。
    黄阁自应调鼎去,青原犹为算舟来。
    雪晴和风千家满,云放天光万里开。
    毕竟济川须用楫,鞯车行看虎符催。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