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答林巡检惠诗》

客人情怀恶,逢人懒说诗。
不堪秋到后,将近雁来时。
欹枕皆归梦,同心只旧知。
渊明篱下菊,谁伴傲霜枝。
作品赏析
这首诗《客人情怀恶,逢人懒说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了一种孤独、苦闷的情绪。诗人对逢人谈诗的热情已经被客人糟糕的心情所抑制,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疲惫和无奈。 “不堪秋到后,将近雁来时。”这两句诗通过雁来暗示了秋天的到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诗人无法忍受秋天的到来,因为这会带来更多的孤独和寂寞。同时,大雁的到来也意味着离别的时刻即将来临,这无疑加重了诗人的失落感。 “欹枕皆归梦,同心只旧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床上欹枕而眠,满脑子都是过去的回忆和旧友。然而,这些旧友并不能真正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因此他们的出现并不能给诗人带来真正的安慰。这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最后,“渊明篱下菊,谁伴傲霜枝。”这两句诗以陶渊明的菊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孤独。诗人希望有像陶渊明那样的朋友陪伴在身边,共同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挑战。然而,现实中却没有这样的人存在,这使得诗人的孤独和苦闷更加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了一种孤独、苦闷的情绪。诗人通过与旧友的回忆、对陶渊明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这首诗的韵味深沉,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答林巡检惠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宋伯仁在福建任邵武知县时,与时任邵武巡检的林某相识并成为好友。林某曾赠诗给宋伯仁,宋伯仁以这首诗作为回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林某的感激之情。首句“满目云山俱是乐”表明作者身处的环境优美,心情愉悦。第二句“清风明月本无价”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第三句“近君池馆皆依旧”说明作者与友人的交往历史悠久,情谊深厚。最后一句“付与诗人洗眼看”则表示作者愿意将这美好的景色和深厚的友谊分享给其他诗人,让他们也能欣赏到这份美好。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它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高雅情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友情和自然美的价值观念。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