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呈东甽先生曹侍郎》

芝书催觐已多时,底事归班似懒归。
诸老正缘无定说,先生只得暗知机。
柳花樽俎春千点,竹屋云山绿四围。
东甽东边行乐遍,不妨款曲上黄扉。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友人回家的劝说,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首句“芝书催觐已多时”,诗人用“芝书”代指友人写给自己的信件,表达了友人长时间没有见到自己,自己十分想念他。“催觐”二字,透露出友人归家心切。而“已多时”,则暗示诗人等待友人归来已久。 “底事归班似懒归”,诗人询问友人为什么归家之心如此之懒,这实际上是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同时,这也为下文的劝说做了铺垫。 “诸老正缘无定说,先生只得暗知机。”这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劝说,他告诉友人,许多老一辈的人都是因为无定而选择留下,而自己也只能暗自理解其中的机巧。这里诗人用“无定”来比喻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 “柳花樽俎春千点”,这句诗描绘了友人回家的场景,春天的柳絮飘飞在酒桌前,春天的花千姿百态。这里用“柳花”和“春千点”来比喻春天的生机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家的喜悦和期待。 “竹屋云山绿四围”,这句诗描绘了友人归家后的居住环境,竹屋环绕,云山环绕,一片绿色。这里用“竹屋云山”来比喻友人归家后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家的祝福和期望。 最后,“东甽东边行乐遍,不妨款曲上黄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他告诉友人在东甽东边已经玩遍了,不妨再回到黄门继续工作。这里用“黄扉”代指官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工作祝福。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回家的劝说,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期望。
创作背景
《寄呈东甽先生曹侍郎》是宋代诗人宋伯仁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高宗时期,宋伯仁曾任校书郎、知县等职,后因触忤秦桧而被罢官。在被贬谪期间,他以诗酒自娱,与友人唱和。这首诗就是他在与友人唱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夜雨对床惊客枕,秋风无泪把离觞。 阮公游宦犹多难,何况飘零未着行。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首句“夜雨对床惊客枕”,描述了夜晚下雨时,作者与友人同床而眠,却被雨水惊醒的情景。第二句“秋风无泪把离觞”,则表达了作者在秋天离别时,即使心中悲伤,也无法流泪的情景。第三句“阮公游宦犹多难”,引用了阮籍(字嗣宗)的故事,比喻作者与友人离别后的艰难处境。最后一句“何况飘零未着行”,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
相关诗词
  • 1
    [唐]
    福地阴阳合,仙都日月开。
    山川临四险,城树隐三台。
    伏槛排云出,飞轩绕涧回。
    参差凌倒影,潇洒轶浮埃。
    百果珠为实,群峰锦作苔。
    悬萝暗疑雾,瀑布响成雷。
    方士烧丹液,真人泛玉杯。
    还如问桃水,更似得蓬莱。
    汉帝求仙日,相如作赋才。
    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 2
    [唐]
    蓬荜春风起,开帘却自悲。
    如何飘梗处,又到采兰时。
    明镜方重照,微诚寄一辞。
    家贫求禄早,身贱报恩迟。
    幸得皮存矣,须劳翼长之。
    铭肌非厚答,肉骨是前期。
    纵觉新人好,宁忘旧主疑。
    终惭太丘道,不为小生私。
  • 3
    [唐]
    蔼蔼凤凰宫,兰台玉署通。
    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
    官附三台贵,儒开百氏宗。
    司言陈禹命,侍讲发尧聪。
    香卷青编内,铅分绿字中。
    缀签从太史,锵珮揖群公。
    池接天泉碧,林交御果红。
    寒龟登故叶,秋蝶恋疏丛。
    颜谢征文并,钟裴直事同。
    离群惊海鹤,属思怨江枫。
    地远姑苏外,山长越绝东。
    惭当哲匠后,下曲本难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