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遣兴答李道源》

徒步何忧髀肉消,赋归无待《楚辞》招。
摩娑药笼三年艾,濩落人寰五石瓢。
蓑笠雨淹沧海钓,斧斤晴趁白云樵。
游仙枕上西池月,转觉东华曙色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归隐之后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恋恋不舍之情。 首先,作者自问自答地描述了自己徒步出游时的心情。“徒步何忧髀肉消”中的“髀肉消”典出《世说新语·言语》东晋名士王羲之的故事,这里暗喻作者已经远离官场,没有烦忧的事情打扰,感到十分舒适。而“赋归无待《楚辞》招”中的“赋归”则表达了作者辞官归隐的意思,“《楚辞》招”则暗喻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接着,“摩娑药笼三年艾,濩落人寰五石瓢”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具体想象。作者想象自己带着装满药物的竹篮,在田野间行走,天气晴朗时便去砍柴,同时享受田园的宁静和自然的美景。其中,“三年艾”暗喻了对草药、草药知识和医术的热爱,这也反映出作者对生活健康长寿的追求。 “游仙枕上西池月,转觉东华曙色遥”两句则是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作者希望在梦中回到西池月下仙境般的田园生活,与现实中的忙碌和困扰形成鲜明对比。这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恋恋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健康长寿、草药知识和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篇。
创作背景
《遣兴答李道源》是明朝诗人吴哲创作的一首诗。作品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首先,从诗歌标题《遣兴答李道源》可以看出,这是吴哲为了回应他的朋友李道源而创作的诗。“遣兴”是指抒发情怀,“答”则明确表示这是一首回应他人的诗。 其次,明朝是我国古代文学繁荣的时期,诗人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因此,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吴哲在明朝文学背景下,通过自己的诗歌来表达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慨。 以上只是根据诗歌标题和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的推测,如果要了解更准确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查阅更多相关的文献资料。
相关诗词
  • 1
    [宋]
    运千可际休明运,心一堪传贤圣心。
    不一此心非自玉,半千之运或如金。
    道源天出三清境,远目明双寸碧岑。
    胸次须令天样阔,五湖为带三江襟。
  • 2
    [元]
    三年奔走荒山道。
    喜说苕溪好。
    苕溪秋水漫悠悠。
    载将离恨上杭州。
    干戈未已身如寄。
    安乐知何处。
    青溪溪上钓鱼矶。
    纵使无鱼,还有蟹螯肥
  • 3
    [宋]
    笑凭诗句说丹霞,城郭人民数万家。
    礼接紫阳风俗厚,学传东鲁道源赊。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