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句》

我以铜符吏营浦,闻古刺史元最贤。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诗人以铜符吏寓居浦城的情景,通过赞美刺史元兴最贤,抒发了自己怀才见用于时、期望有司能推荐自己效力国家以酬平生之志的情怀。铜符,即铜虎符,汉代置五府于京师,分授州郡太守各一,凿二半,左半分送中央,右半自持。铜符吏,即太守的属吏。浦城古属建宁郡,刺史是郡守的尊称。 “闻古刺史元最贤”一句,诗人通过赞美历史上最贤能的刺史元兴,抒发自己见用于时、期望有司能推荐自己效力国家以酬平生之志的情怀。元兴是诗人敬仰的历史人物,诗人通过赞美他,表达了自己要像元兴那样尽心为政,造福一方百姓的思想感情。这两句的结尾意味深长,诗人并没有点破,而是让读者去回味、玩味。在浦城只逗留几天的诗人与浦城相识的刺史元兴会见过面吗?诗中虽未明言,但给人们的联想却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思。 “闻说”二字紧承前句,将见闻所得凝聚笔端,自然带到下文。元兴刺浦时政绩卓著,“最贤”不仅指政绩最贤,也隐含着诗人的知己最贤之意。作者早年失意,仕途坎坷多艰,经受了不少打击;他壮志未泯,耿介刚正,期望有所作为。面对贤能的元兴,聆听了他的一番施政理想和作为,更加崇敬而激动不已。这一联为中句,着重抒写自己对刺史的崇敬心情,刻画了一个见贤思齐、竭诚尽忠的勤勉从政的形象。颔联先由抒情主人公大声慨叹:浦城的古风民俗值得称赞。“声闻于天”,强调古风之显扬;“大哉所谓”,则强调其规模之大、胸襟之阔、识见之广、手段之高远。“前民泽施春露溥”,暗含劝勉之意,即要为民着想多办实事;另一层含义是对这位刺史寄予厚望。 颈联转写浦城的山川美景。“浦浦滩声客路春”,一个“春”字既指浦城的春景如画,又指春天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山川信美非吾土”,诗人对故乡的山水充满深情厚谊,但也不乏自豪之感。这一联以情写景,景中寓情,写出了浦城山川之美以及这里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幸福生活,赞美了故乡朝气蓬勃的新气象。尾联又以“前贤畏简书”,“吾亦爱吾庐”自勉、自慰、自足、自遣。诗人知足保分、无意求官的心态溢于言表。 全诗结构紧凑,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作者在有限的篇幅里尽情挥洒激情与才情,通篇饱含着对故乡山水和人文的赞美之情;同时又不乏对从政报国的渴望与追求。诗人的情感与浦城的山川美景相互交融、渗透,相得益彰。这首诗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骈散结合、典雅蕴藉、清新明快、意境深远。尤其是语言朴素洗炼,生动传神。不愧为唐诗中的佳品。
创作背景
**《句》的创作背景是李南寿为了表达对农民艰难生活的同情而写下的这首诗**。李南寿身为封建士大夫,能关心农民疾苦,实属难能可贵。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2
    [唐]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 3
    [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李南寿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