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酬致政杨祭酒见寄》

初还相印罢戎旃,获守皇居在紫烟。
妄比酂侯功蔑尔,每怀疏傅意悠然。
应将半俸沾闾里,料入中条访洞天。
十载别离那可道,倍令惊喜见来篇。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之后,重新被朝廷任用,回到故乡山西时所作。全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朝廷重新任用自己的惊喜,以及对被贬谪的怨恨。 首联“初还相印罢戎旃,获守皇居在紫烟”,描述了作者重新回到故乡时的情景。作者曾为官边地,此时得以回京,不必再过戎马生涯,可以安心在京城为官,守卫皇居。这一联通过“罢戎旃”和“获守”两个动作,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放松和重获新生的喜悦。 颔联“妄比酂侯功蔑尔,每怀疏傅意悠然”,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淡泊和对故乡的思念。作者将自己与酂侯萧何相比,认为自己的功绩微不足道,同时也对疏傅的闲适生活心生向往。这一联中,“妄比”和“每怀”两个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纠结,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颈联“应将半俸沾闾里,料入中条访洞天”,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关心和责任。作者将用自己的半俸来帮助故乡的百姓,同时也会到中条山中寻访仙境般的洞天福地。这一联中,“应将”和“料入”两个词表达了作者的决心和期待,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向往。 尾联“十载别离那可道,倍令惊喜见来篇”,描述了作者与故乡分别十年的感慨和重逢的惊喜。作者无法用言语表达这十年的经历和感受,只能对重新见到的故乡篇章感到惊喜和感动。这一联中,“十载别离”和“倍令惊喜”两个词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感慨和重逢的喜悦,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重新任用的惊喜、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被贬谪的怨恨,以及对故乡的关心和责任。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也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热爱和眷恋。
创作背景
唐朝诗人李逢吉的《酬致政杨祭酒见寄》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到唐代的政治环境、诗人的仕途经历以及他与杨祭酒之间的交往。 首先,唐朝是一个政治变动频繁的朝代,官员的升降、调任以及辞官致仕都是常见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逢吉可能也经历了一些政治上的变动,这对他的人生态度和诗歌创作都产生了影响。 其次,李逢吉与杨祭酒之间有深厚的友谊,他们可能在日常交往中会有一些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杨祭酒致仕后,李逢吉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他的思念和尊重。 综合这些因素,李逢吉在创作《酬致政杨祭酒见寄》时,可能既包含了对杨祭酒致仕生活的理解和感慨,也融入了自己的仕途经历和人生体验,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上一首
《绝句》
相关诗词
  • 1
    [宋]
    记曾飞矢集蛮毡,一着鞭争万骑先。
    邑篆愧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
    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
    此日隔花参簿尉,乌纱同乐太平年。
  • 2
    [明]
    广陵城里晋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
    《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
    楼台处处惟芳草,风雨年年自落花。
    古往今来多少恨,只将哀怨付啼鸦。
  • 3
    [唐]
    有美朝为贵,幽寻地自偏。
    践临伊水汭,想望灞池边。
    是遇皆新赏,兹游若旧年。
    藤萝隐路接,杨柳御沟联。
    道惬神情王,机忘俗理捐。
    遂初诚已重,兼济实为贤。
    迹是东山恋,心惟北阙悬。
    顾惭经拾紫,多谢赋思玄。
    未躧中林步,空承丽藻传。
    阳春和已寡,扣寂竟徒然。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