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越江渔父》

借问钓鱼者,持竿多少年。
眼明汀岛畔,头白子孙前。
棹入花时浪,灯留雨夜船。
越江深见底,谁识此心坚。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渔翁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深藏不露、卓尔不群的内心世界和高远坚贞的情操。全诗含蓄深沉,充满了浓浓的诗意和对人物精神的赞美。 首先,“借问钓鱼者,持竿多少年”,以一个简单的询问开了故事的线索。这两句表达了对那位静坐在汀岛畔、手持鱼竿的老人的关注,而持竿多少年并未明确回答,为后续描绘留出了想象的空间。 “眼明汀岛畔,头白子孙前”两句描绘了老人的形象:他眼神明亮,坐在汀岛畔独自垂钓,头白如雪,子孙可能在他身后,也可能已经不在。这里暗示了老人孤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揭示了他对生活的淡然和坚韧。 “棹入花时浪,灯留雨夜船”两句描绘了老人的生活环境:他乘着船在花浪中穿梭,在雨夜的灯光下留下船影。这里展示了老人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自然的亲近,又有对生活的热爱。 “越江深见底,谁识此心坚”两句则揭示了老人的内心世界:他面对越江深邃的景象,心境坚定,不畏浮华,不慕繁华。这种高远坚贞的情操,是那些追求名利、浮躁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渔翁的形象和生活状态,赞美了他的淡然坚韧、高远坚贞的品质。诗人通过对渔翁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性的理解。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诗意和对人物精神的赞美,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越江渔父》是唐代诗人任翻所作的一首诗。该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任翻生活在唐朝,这是一个国家强盛、文化繁荣的时代。同时,这也是一个社会矛盾逐渐加剧,人民生活压力逐渐增大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任翻创作了《越江渔父》,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表达了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相关诗词
  • 1
    [唐]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 2
    [现代]
    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
    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 3
    [明]
    横笛对离亭,扁舟越江口。
    月下何人最断肠,天涯怨别吹《杨柳》。
    《杨柳》繁音愁复愁,梧桐萧瑟江枫秋。
    长林半夜叶皆脱,积水三江云不流。
    长夜漫漫听未了,变羽回宫犹袅袅。
    越海天边鸟不飞,闽关月暗猿声小。
    须臾一曲更凄清,零落梅花满楚城。
    楚城迢迢接沙碛,边客闻之泪俱滴。
    黄埃积雪暗长关,绝域穷荒草根白。
    此夜愁心独对君,明朝怅别又离群。
    单于城上吹羌管,知尔相思不忍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