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冶城山》

瑶草秋深石磴长,半空岚气湿衣裳。
江山佳处一亭古,风雨来时四座凉。
阴洞水腥龙蜕骨,仙岩云暖麝生香。
道人好护新松树,长见清阴覆御床。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历史人文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瑶草、佳山、幽洞、仙云的喜爱,以及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先,诗人描述了深秋时节,瑶草满径,岚气萦绕,石磴陡峭。这里,瑶草象征着神秘、仙气的草,给人一种幻想的空间;石磴陡峭则进一步烘托了环境的清幽和险峻。诗人在此刻营造了一个富有神秘和历史感的环境,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接着,诗人描绘了山中的佳处——亭子,以及风雨来时的清凉感觉。这里,佳处亭古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风雨来时四座凉则描绘了风雨中的清凉感觉,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宜人之处。 然后,诗人带领读者走进阴洞,感受到洞内的水腥气和龙骨的气息,揭示了自然的神秘和历史的沧桑;又漫步至仙岩,感受云气带来的温暖和麝香的气息,进一步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诗人提醒人们要爱护新松树,期待看到它长成的大树能为人们带来阴凉。这里,道人好护新松树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长见清阴覆御床则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瑶草、佳山、幽洞、仙云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神秘、美丽和危险;通过历史的亭子、风雨、阴洞、仙岩等意象,展现了人文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通过保护新松树和期待阴凉等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期待。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游冶城山》是明朝诗人张绅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冶城山的历史和地理位置有关。冶城山位于南京,是历史上的一座重要山峰,曾是吴国冶炼铸造的地方,因此得名冶城。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感慨,通过描写冶城山的景色,抒发了对古老文化的怀念之情。
相关诗词
  • 1
    [宋]
    庭院深深深几许,[1]杨柳堆烟,[2]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3]楼高不见章台路。
    [4]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5]
  • 2
    [宋]
    章台游冶金龟婿。
    归来犹带醺醺醉。
    花漏怯春宵。
    云屏无限娇。
    绛纱灯影背。
    玉枕钗声碎。
    不待宿酲销。
    马嘶催早朝。
  • 3
    [唐]
    大妻唱舜歌,小妻鼓湘瑟。
    狂夫游冶归,端坐仍作色。
    不读关雎篇,安知后妃德。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