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三学山》

五色琉璃白画寒,当年佛脚印旃檀。
藕丝织出三衣妙,贝叶经传一偈难。
夜看圣灯红菡萏,晓惊飞石碧琅玕。
更闻鹦鹉因缘塔,八十山僧试说看。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题在寺观塔寺壁上的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清新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佛门之广大和佛法之无边。 首先从色彩上写,红白相映,给人以热烈之感;再从听觉上写,一“偈”难传,道出了佛法深奥,难以言传;再从视觉上写,晨钟暮鼓,圣灯常照,碧石如玉,鹦鹉传闻;最后从游塔者的感受上写,八十高龄的山僧也为之惊奇赞叹。 “五色琉璃白画寒”,一个“寒”字,渲染了佛门广大如五色琉璃般深邃无边的气氛。“当年佛脚印旃檀”,佛祖脚印,在寸寸檀木中踩出,也暗喻了佛门庄严。“藕丝织出三衣妙”,用丝丝缕缕的藕丝织成袈裟,以喻佛门清净。“贝叶经传一偈难”,贝叶经上记载着佛的一偈,也喻指佛法无边,难以言传。整首诗形象生动,语言清新,是一首优秀的题壁诗。 此诗通篇用比喻,对佛教、佛门、佛法作了尽情讴歌,热烈颂扬。用“藕丝织出三衣妙”来比喻佛门清净,用“五色琉璃”来比喻佛门的广大,用“贝叶经”来比喻佛法无边等等。可以说是一首讴歌佛门威严、讴歌佛法无边的诗篇。同时,“更闻鹦鹉因缘塔”,也寓含了佛门以因缘教人的意思。整首诗语言生动流畅,内容积极向上,是一首很好的题壁诗。 当然,诗中也有一些描写和用词过于华丽之处,这可能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自身思想所导致的。但总体来说,这首诗仍然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题三学山》是宋朝诗人王雍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三学山这个特殊的地方有关。三学山是佛教圣地,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境内,是历史上著名的佛教文化圣地之一。在宋朝时期,三学山已经是佛教僧侣修行和信徒朝拜的重要场所,因此王雍到此地游览时,感受到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此外,王雍在创作此诗时,还可能受到了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启发。三学山景色秀美,环境幽静,历史悠久,这些都是诗人创作的重要素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网站。
相关诗词
  • 1
    [清]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销魂别而已。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
    生非生兮死非死。
    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
    绝塞千里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土穴偷生若蝼蚁,大鱼如山不见尾,张为风沫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莫喜
  • 2
    [宋]
    栖贤古招提,十里巨松阴。
    栋宇自隋氏,悠悠岁月深。
    唐人范生画,风雨欲剥侵。
    相传金仙趾,玉质存至今。
    星黑夜正午,异物为华灯。
  • 3
    [唐]
    圣灯千万炬,旋向碧空生。
    细雨湿不暗,好风吹更明。
    磬敲金地响,僧唱梵天声。
    若说无心法,此光如有情。
王雍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